央廣網北京1月1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工信部今天(13日)公布,去年紡織行業利潤增長超過6.8%,高于6%左右的工業增速目標,順利開始由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轉變,未來將加速調整消費結構,助力制造業由大國向強國轉型。
去年前11個月,輕工業實現利潤收入20.83萬億元,在全國工業領域居首,其中,紡織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利潤總額增長6.8%,高于整體工業6%左右的增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介紹,紡織業是目前中國在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的產業,全世界的整個紡織生產總量目前為9000多萬噸,中國就超過了5000萬噸,整個產量超過世界一半,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世界的三分之一!笆濉逼陂g,紡織產品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
過去,紡織行業以外向型產業為主,享受出口退稅,但面對世界整體經濟不景氣的現狀,行業集體轉戰國內,這意味著,不僅沒有退稅的優惠,還需要繳納國內稅收?上驳氖牵ツ昙徔椥袠I不僅率先完成轉型得到國內市場認可,增長還高于整體工業增速。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這實屬不易,但紡織消費還存在結構升級等問題,下一步將在這些領域攻克難關,助力制造業由大國向強國轉型:“一方面是我們對于消費者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向中高端升級的需要,特別在品種、品質和品牌方面還有差異。第二個是輕紡工業過去的比較優勢、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低成本這些方面,怎么樣能創造新的競爭優勢,是我們一個傳統優勢產業當中面臨的比較大的一個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