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商業資訊 >> 正文
“供暖季”變成“霧霾季” “少用煤”是大勢所趨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1-7 21:24:15 用手機瀏覽

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

 

燃煤會帶來排放,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調整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呼吸之痛迫在眉睫,煤炭又不得不用,燃煤之痛何解?

 

燃煤對霧霾貢獻幾何?

 

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污……對于霧霾的成因,特別是各類污染源的具體貢獻率,仍然莫衷一是。即便排名不分先后,燃煤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誘因之一。

 

實時監測發現,重污染條件下,燃煤污染的累積非常快,特別是采取機動車限行、工業停產限產等應急措施后,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百分比顯著減少,但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卻大幅增長,成為霧霾的主要來源。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說。

 

環保部分析,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

 

從觀測數據看,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特別是城鄉接合部與廣大農村地區的原煤散燒,是導致近期華北地區大范圍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除北京、天津外,華北地區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近9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直言,河北治霾的癥結正是產業結構重型化、能源結構不合理,煤炭消費占比高達80%,污染嚴重。

 

在河北農村,每年耗煤量約4000萬噸,一些農戶使用高硫、高揮發的劣質煤,導致冬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

 

重霾發生后,環保部連續派出督查組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督查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的落實情況,結果卻不容樂觀。督查發現,華北地區散煤污染治理工作問題依然突出,北京市在售散煤煤質超標率為22.2%,天津市超標率為26.7%,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4市平均超標率達37.5%

 

少用煤是大勢所趨

 

我國能源結構過度依賴煤炭,從這組數據可見一斑:2014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出現15年來首次下降,但總量仍近40億噸;《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全球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降至30%,而當年我國煤炭消費占比卻高達66%。

 

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還停留在將近100年前世界能源結構的水平上。這種差距的確令人憂心忡忡,但也意味著空間和機遇。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黃曉勇說,“APEC閱兵藍的常態化可以通過努力實現,關鍵在于決心和措施。

 

我國已經明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達到20%左右。同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近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也釋放出控煤的信號: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推進重點地區煤炭減量替代。嚴格控制煤炭新增產能,原則上從2016年起3年內暫停新建煤礦項目審批。

 

但是,能源結構的調整絕非朝夕之功。我國煤炭資源總量占一次能源資源總量超過90%,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明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既有經濟性的考量,也有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短期難堪大任,發展壯大和清潔替代尚需時日。

 

曾經深受霧霾困擾的英國,能源結構調整也延續了數十年。英國用20年的時間使石油替代了20%的煤炭、用天然氣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最終使煤炭占能源結構的比例從90%下降到了30%。黃曉勇說,結構變化的背后是能源生產、消費、技術、體制的深刻變革。

 

用好煤是現實之舉

 

這兩年入冬,村委會都會集中聯系供煤商挨家挨戶送煤,居民憑證優惠購買優質煤,政府有補貼。北京市朝陽區咸寧侯村居民任興告訴記者。

 

沒錯,就是在北京,也有居民需要燒煤取暖。既然現階段煤炭仍然不得不用,那么,如何用好煤自然成為關鍵。

 

一方面,用好煤是指要用的煤。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商品煤的質量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近日表示,要嚴格限制高硫、高灰劣質煤生產使用。對尚未開發的高硫、高灰煤,要暫停煤礦項目核準,已投產的要減少產量,立足就近銷售,不得長距離運輸。

 

另一方面,用好煤是強調好好用煤,真正做到清潔高效。

 

我國燃煤造成的環境問題主要是7億噸的散燒煤,散燒煤關系供暖、供熱,關系民生,其最佳的替代就是電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咨詢中心專家左前明說,發達國家將80%以上的煤炭轉換為電力,而我國只有50%,要進一步提高電能的消費比例和電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例。

 

專家認為,實施電能替代、集中供熱,能有效防止劣質煤散用,解決污染排放監管和控制的難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余春平介紹,我國目前燃煤發電除塵、脫硫和脫硝效率分別達到99.9%、95%80%以上,污染控制水平遠超其他煤炭消費行業,若進一步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可以達到甚至低于燃氣發電的排放限值。

 

煤改電、集中供熱等工作正在推進,但由于成本和交通等條件限制,一些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不得不使用散煤,想辦法讓百姓用上優質煤就成為重中之重。

 

目前,一些地方正大力推廣潔凈型煤,與傳統散煤相比,燃燒后產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都可大幅減少。河北計劃到2017年全省各市縣主城區及周邊農村居民用煤和農用煤全部實現潔凈型煤配送,農村燃煤清潔利用和替代90%以上。

 

但潔凈型煤的推廣并不容易。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河北,潔凈型煤每噸售價800多元,而較便宜的普通散煤才300多元。政府對型煤補貼則看財力狀況,有多有少,少的300多元,部分居民自擔費用仍高于散煤使用成本,這還不算需要重新購置燃煤爐具的成本。此外,不少居民對于型煤這一新事物接受度較低,認為其貴又不好燒

 

左前明認為,有效推廣潔凈型煤的應用,一方面,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補貼機制,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也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