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儲局招標收購15萬噸國產銅的傳聞,昨日相關期貨品種和股票大幅上漲。但是行業人士提醒,國儲局收儲規模預計已逼近100萬噸規模,未來收儲空間將大大壓縮,而且去年底市場已對此類消息有所消化,對未來的行情不能過于樂觀。
據了解,去年銅價大跌25%,大量有色金屬企業陷入困境,國內一些生產企業寄希望于中國國儲局收儲,以提振價格。昨日,市場上傳出關于國儲局已開始招標收購15萬噸國產銅的消息,期銅止跌轉漲,滬銅主力合約最終收漲1.28%。與此同時,A股有色冶煉板塊大漲,其中江西銅業(600362)漲5.6%、云南銅業(000878)漲6%。
由于國家儲備局的工作保持保密風格,外界很難得知該機構的公開計劃。但行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儲局收儲計劃對銅價的提振作用不太明顯。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15萬噸收儲”仍不足以提振市場,況且類似收儲傳聞已在去年11月底以來的行情中得到消化。假如本次收儲采取招標形式,并非主動買盤,將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市場。
此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儲備局從2009年收儲金屬銅以來,累計規模預計已接近100萬噸,其中2009年年初收購50萬噸,2014年累計收儲20萬噸。
對此,王駿表示,如果國儲局100萬噸的銅儲備真實存在,未來國儲繼續收儲銅的空間將大大壓縮。而在倫銅4800美元/噸上方,幾乎目前在產的銅供應商均有較好的利潤。因此,銅價格中期整體繼續看空。
相對于國內市場繼續期待收儲,國際大礦仍在增產,美國最大礦業公司的超級銅礦即將啟動——Freeport公司的賽洛維德銅礦將于今年全面增產,銅產量將占全球產量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