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建材行業 >> 正文
云南水泥產能無序增長,行業企業整體已頻臨破產邊緣
來源:數字水泥網 時間:2016-1-6 16:06:33 用手機瀏覽

  2015年我國水泥行業出現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局面,行業延續2014年下行走勢,全國水泥的需求總量較去年減少約1.3億噸,水泥產能過剩加劇導致的市場惡性競爭,水泥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區域市場競爭強度加劇,出現了大量的停產和半停產的“僵尸企業”,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為此記者近日奔赴了云南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到云南就是反映當前我國水泥行業的一個區域縮影,90%以上的水泥企業嚴重虧損,且虧損面還在不斷擴大,大量水泥生產廠家已經走到了破產倒閉、遣散員工的生死關口,危機已全面爆發。

  一、云南水泥行業巨虧,形勢異常嚴峻

  2015年1-8月云南省工業能耗4056萬噸標煤,下降9.2%;工業用電量611億度,下降9.2%;實物煤耗4926萬噸,下降11.9%;社會用電量927億度,下降3.64% ;商砼1395萬立方米,下降9%;水泥 6008萬噸,下降2%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用電量、工業能耗等方面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充分說明了云南整體實體經濟的低迷。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1-11月份云南水泥產量8308萬噸,同比微增1.2%;1-11月份累計利潤虧損4.9億元,虧損總額14億元,同比擴大96%(如考慮未納入統計的停產和半停產企業,虧損數額可能更大),云南省水泥企業已一片哀鴻遍野。

  究其原因,嚴重的產能過剩且無序增長是真正“元兇”!

  二、云南產能無序野蠻生長,危機已全面爆發

  據云南水泥協會提供的數據,2014年云南省新增了13條生產線,增加產能1479萬噸,總水泥產能為1.29億噸,2015年云南省又已投產了400萬噸產能。據了解,目前仍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產能將釋放。在需求下降,產能增長的雙重因素下,云南水泥行業產能過剩持續惡化,行業已經瀕臨危機,已經成為我國區域產能過剩最具代表的省份。分析造成這種后果的主要問題是:

  1、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小。由于各方面原因,淘汰落后產能力度遠低于預期,目前仍有1000多萬噸左右的立窯和產能不足2000噸規模的約2000萬噸落后產能還在生產運行,這些落后小企業相對生產靈活,在質量控制、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更易“鉆”政策的空子,而這些產能原本在淘汰落后產能計劃之中,該淘汰卻沒淘汰,造成了云南當前水泥市場的極度混亂。

  2、產能無序野蠻生長。部分水泥企業無視國家審批政策與產能過,F狀,還有建設大型生產線的沖動,他們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試圖“邊建設邊報批”。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還在以各種理由核準新上水泥項目,過剩產能還在無序野蠻生長。根據云南水泥協會提供的數字,2016年云南在擬建生產線還有27條,年熟料產能2400萬噸。

  3、無證無照仍肆意運行。在全省水泥企業中,至少有20多家的企業未取得相關合規許可,肆意破壞資源,無證開采礦山,嚴重浪費社會資源;這些高能耗、高污染、無證運行的企業至今仍將標以“試制品”的水泥源源不斷地輸入市場,給建筑安全及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隱患。

  4、環境破壞及資產閑置浪費。因為利潤虧損,企業陷入困境無力投入,導致一些水泥廠不顧國家環保要求至今未實行脫銷,違規排放、礦山植被破壞等現象屢禁不止。同時,部分剛投入數億元的生產線被迫停產,造成銀行壞賬,國家資產損失,大部分企業整體50%的產能閑置浪費,一些企業無力承擔員工工資,出現裁員遣散員工等情況,少數企業勞資矛盾激化甚至引發圍廠等社會穩定問題。

  5、對水泥需求總量認識不清。云南隸屬西部省份,由于西部發展滯后,歷史欠賬頗多,近幾年隨著西部地區建設的提速推進,投資增長迅速,一度出現過水泥供應不足的局面,但也同時導致水泥投資加速,產能快速增長,2014年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處于“轉型期”,投資有明顯放緩趨勢,且這種趨勢是無區域差別化的,因此,全國需求總量基本到頂,云南也是如此,不能寄托過去的增長幅度,我們應理性看待市場變化,不能寄望過去的那種投資增長速度。

  三、云南水泥行業健康發展建言

  云南水泥的亂象與生存困境已嚴重影響云南建材行業的良性發展及環保事業目標的實現與轉型,如果不尋求改變,甚至會對云南的整體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如何把脈云南水泥行業的“病癥”,為健康發展指明方向?記者從各方面調研了解,云南省水泥協會及相關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

 。ㄒ唬、堅定不移地推進云南水泥行業去產能,實行供給側改革

  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绷袨2016年首要工作任務,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和產業重大結構性矛盾之一,而力推結構性改革已成為“國家行動”。作為產能嚴重過剩的云南水泥行業,去產能化是當前及今后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招。如何去產能?業內人士建議采取分步走的穩妥策略:

  1、去庫存:鑒于當前過剩的產能與庫存高居不下的嚴峻形勢,制定并建立行業排放總量控制的標準和原則,實施行業限產停窯及錯峰生產等強制性規定,有效減少無效供給,降低庫存,減少排放及能源消耗,為社會及環保事業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2、禁新增:根據國務院國發[2013]41號《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一律停批新建及技改新項目;清理取消已批未建項目;分類妥善處理在建違規項目,全面清理整頓已建成的違規產能,加強規范和準入管理;

  3、去產能:對證照不齊、排放及能耗不達標、規模在1000噸左右的在產落后水泥生產線制定退出時間表,嚴格執法,下決心關停并轉;

  4、推并購:由政府引導,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云南省內大企業積極有效開展兼并重組,有序解決部分合法合規企業退出市場,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

 。ǘ、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加強行業自律與監管。

  業內人士認為,節能減排及去產能的過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難度很大,盡管國家三令五申,但地方政府落實政策方面因種種原因不盡如意。如何落實國家及地方的法規,確保水泥行業真正走向良性發展之路,除了政府主管部門要真抓實干外,還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他們建議:

  1、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調動行業組織積極性;

  要充分發揮水泥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在自律、協調、服務、監管、落實政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建議可將政府部分職能權限轉移到行業協會組織,樹立行業組織的權威與領導,簡政放權,讓協會等組織成為水泥行業日常監管與自律的主體,真正做好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

  2、聯合執法,確保相關政策法規有效落地;

  以前地方各級政府的規定與政策執行不力,除了各種原因外,還有個重要因素是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參與度不夠,導致效果大打折扣。作為企業自發成立的行業協會是最熟悉了解水泥企業的,政府的相關政策的執行往往需要協會組織的積極配合與全面參與,甚至需要聯合執法,只有這樣才能更為精準更為有效地落實各項政策法規,確保水泥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3、營造公平公正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為云南省建材行業發展提速助力。

  當前云南水泥市場惡性競爭越演越烈,導致整個行業的虧損及產品質量問題堪憂,營造公平公正的良性競爭市場環境,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多方共同建設與維護。

  2016年中央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水泥行業而言,將主要體現在“停新增,去產能,提效益”,行業發展重點將立足于產能結構優化,劣勢企業將逐步退出,而如何從中央落實到地方,將面臨諸多問題和考驗,我們希望云南省主管部門確實從維系行業健康角度,下力度化解和解決好這一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工信部副部長赴長春調研水泥產能過剩情況
預計明年新疆自治區水泥產量可達4300萬噸
水泥業要加快構建新格局
1-9月份東北地區累計水泥產量約8809萬噸
國慶節前后全國水泥價格穩中略有上升
湖北水泥行業表現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7月份全國水泥產量同比下降4.7%
下游市場需求回暖:水泥板塊迎來估值修復機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