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輕工紡織 >> 正文
紡織服裝工業發展潛力巨大重在"實干"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時間:2015-12-9 15:25:22 用手機瀏覽

  紡織工業作為我國的一個傳統性支柱產業,無論是對共和國建設,工業化進程還是改革開放后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正確地領導下中國經濟建設持續高速發展,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大發展創造了最重要的需求和最根本的推動力量。

  在去的半個世紀里,紡織業在中國既是傳統產業,也是優勢產業,為國民經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改革,使紡織業面臨的問題進一步凸現,如企業的重組,勞動生產率的低下,設備的陳舊和技術的落后,等等。然而,紡織工業仍然是一個大產業并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紡織業是我國競爭性和國際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也是勞動密集型和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在上繳利稅、出口創匯、解決就業、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實現工業化和第三個戰略目標的進程中,紡織業對擴大就業、解決三農 問題、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紡織業進入后配額時代的大背景下,紡織業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是紡織大國,卻不是紡織強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弱,尚未樹立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觀;行業的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資源浪費嚴重;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環境管理體系不健全,環境污染嚴重,技術設備落后,人才緊缺,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管理不到位,這些都嚴重制約著我國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服裝業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紡織大國 向紡織強國 轉變,就必須轉變增長方式,樹立科學發展觀,使紡織業發展與我國的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容量、社會發展相互協調,產業發展不僅能滿足這一代人的消費需求,又能為今后世世代代提高生活質量做出貢獻。因此,深入全面地研究紡織業的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能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紡織服裝業發展的主流是科技起著擎天柱 的作用。如今中國紡織工業已經進入中國智 造時代,要再造輝煌,亟需實施科技興紡戰略,培植紡織業新高地。通過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品牌建設和行業規范來解決紡織服裝行業當下的難題,提升行業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勢在必行。未來我國應加大新興紡織服裝科技創新投入力度,促進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從而保證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紡織服裝企業轉型升級、跨界合作、模式創新已成為發展趨勢,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要結合國家的相關戰略,把國家戰略、地區發展規劃以及行業區域調整緊密進行銜接,協同發展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十三五 期間紡織服裝工業仍是中國經濟重要動力源。面對外部形勢的新變化,當前紡織服裝行業也進入新常態。作為一個紡織服裝人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敢于擔當,主動作為,重在實干。應該看到,當前行業企業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爬坡上坎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風險與責任同在。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要求,踐行三嚴三實 實施紡織服裝行業強國戰略,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力爭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創新發展的紡織服裝強國,為早日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出口訂單減少 我國紡織品服裝銷售內外交困
紡織服裝復蘇緩慢 出口市場“深冬”將至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三五”面臨多重發展新機遇
紡織服裝行業整體仍處于低位運營 三季報平淡
TPP協議對紡織服裝行業影響有限
上半年我國紡服出口綜述與全年展望
紡織行業“互聯網+”行動正在升級換代
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 面臨更大挑戰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