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于產能擴張及需求疲弱,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連續下臺階。
華東、中南、華北是我國鋼材產品的主消費地,西北地區基建領域需求增速顯著高于其他地區,有望帶動鋼材需求保持增長,東北地區房地產需求下滑顯著、機械及汽車需求均呈現負增長,短期內難有起色,未來需求最弱。
我國鋼鐵行業以內需為主,2014年出口比重占比為12.1%。從經濟體量與經濟增速看,華東、中南和華北經濟總量位居前三,且GDP增速和固定資產 增速處于較高水平;西南、西北地區經濟體量較小,但GDP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國領先;而東北地區經濟體量較小,且GDP增速和固定資產增速最低? 體看,華東、中南、華北是鋼鐵行業的主消費地,而西南、西北地區用鋼需求有望保持增長,而東北地區用鋼需求或疲弱。
當前鋼材產能化解甚微,新增產能超出預期,其中包括寶鋼湛江的1000萬噸和武鋼防城港的920萬噸等項目,未來兩年預計增加7827萬噸產能。當然,這其中包含了部分與淘汰落后置換的產能。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從2010年至今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20個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也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產能,“但是對于整體產能而言并沒有減少”。
總的來說,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的困境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后期還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完善以及當地政府、企業的貫徹實施,行業去產能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中鋼協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281.22億元,而鋼鐵主營業務虧損552.71億元;虧損企業49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8.51%,三季度以來隨著市場進一步低迷,虧損繼續放大?傮w上,鋼鐵行業負債總額超過3萬億,其中1.3萬億為銀行貸款。由于到年底還貸壓力加大,以及鋼鐵需求和鋼價都得不到改善,企業經營困境或許進一步惡化,引發更大的停產危機。
停產帶來的沖擊是連鎖的,貫穿整個產業鏈,不僅留下一大批失業員工需要安置解決,也給銀行造成巨大沖擊,形成大量壞賬,走上破產清算的程序。這對鋼材市場的波動影響會加大,一方面心理沖擊會比較大,年底輕倉出貨,拋售現象可能增多,另一方面企業資質,信譽都會受到影響,不熟悉的企業合作風險也隨之增加,也會造成鋼價低位的波動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