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目前最大挑戰在通縮導致的經濟衰退
來源:中國證券網 時間:2015-10-27 15:52:54 用手機瀏覽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今日在“浦江創新論壇”上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和短期所面臨的挑戰發表了看法。

    余永定認為,經濟新常態有兩大特點:經濟增速由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降到7%左右的中高速水平;第二,投資和出口驅動漸漸難以為繼,未來增長的動力在創新。

    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到底是多少?經濟學家一般用三個公式來計算:第一,經濟增長速度等于勞動力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加上勞動供給的增長速度;第二,經濟增長速度等于投資率除以產出率;第三,經濟增長速度等于全要素增長速度加上投入增長速度以及這些投入在國民收入當中所占的比重。

    按照第一個公式,中國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原來是兩位數的,但最近幾年已經降到7%左右。中國勞動人口增長速度,2012年開始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增長速度進入了負增長。從2012年到現在,適齡勞動人口增長速度每年減少300萬左右。由于適齡勞動人口增長速度下降,勞動供給的增長速度也會隨之下降。我們假設現在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是7%左右,這是很多經濟學家的共識,而另一方面勞動供給的增長速度已經降到幾乎為零,運用第一個公式可以我得出一個結論,7+0,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大概是7%左右。

    用第二個公式來看,中國的資本產出率正在不斷地上升。所謂資本產出率反映的是資本的利用效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特別是先進國家資本產出率應該是3%左右,為了生產一個單位的產出所需要的資本大概是三,甚至低于三。而中國的資本產出率是6左右,有的經濟學家計算是6.8。資本產出率還在逐漸的上升,反映中國的資本使用效率在逐漸降低。

    經濟增長速度等于投資率除以資本產出率,如果資本產出率在上升,是否可以通過提高投資率來抵消資本產出率上升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呢?答案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中國的投資率已經是世界第一,45%左右。設想一下,如果資本產出率是6-7,而投資率已經達到了40%以上,比如說43除6就是7%左右。也就是可以看出中國的潛在增長速度正在下降,大致的水平應該是7左右。中國的資本產出率為什么會迅速的上升呢?原因是雖然人均所使用的資本越來越多,但是勞動生產率并沒有相應的提高,正由于這樣的一種差距導致了資本產出率不斷地上升,也就是說導致了資本使用效率的不斷下降。

    用第三個公式來看,經濟增長速度等于全要素的增長速度加上投入增長速度。投入增長速度如何給定呢?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主要靠全要素增長速度。影響全要素增長速度的是什么呢?科學進步。如果沒有科學進步,僅靠資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不會很高的。由于我們在前些年,我們的投入雖然增加得很快,特別是資本的投入增加得很快,但科學進步的速度并沒有相應地趕上世界上其它國家的水平。所以,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顯示下降趨勢。

    三個公式都說明,中國長期的經濟增長趨勢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由于科學進步速度不夠快,由于我們過去經濟增長動力過于依靠投資、過于依靠出口。長期潛在的增長速度正在下降,比如說過去10%降到7%左右,這是新常態最主要的特點之一。

    不過,余永定表示,7%的增速還是大大高于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如果可以維持不是特別高、但仍然是比較高的增長速度,可以預期在10年、20年之后,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可以趕上甚至超過美國。

    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在通貨收縮,PPI已經連續43個月負增長,而這樣的情況還沒有看到非常明顯的改善趨勢。這是值得我們憂慮的,我們必須要解決通貨收縮問題,否則中國就不能穩定在長期經濟增長速度的水平上。

    造成通貨收縮的原因,產能過剩后,企業要去庫存和去杠桿,有效需求就會下降,這又導致過剩產能的增加,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 有兩個過程,一個是去產能的過程,一個是有效需求減少的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競賽,只有需求產能的速度大于有效需求減少的速度,才可以出現新的平衡。在目前的情況下,一方面要去產能,另一方面要盡可能的避免有效需求過度下降,否則的話,中國經濟就會運行在低于經濟增長速度的區間,甚至會進一步下滑,形成通貨收縮所導致的經濟衰退。這一點是我們目前面臨最嚴重的挑戰。

    從1997年到2002年中國抗擊通縮的經驗可以看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房地產和加入WTO。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我們不可能蓋更多的房子,我們的出口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能維持現狀就不錯了。機會就在萬眾創業、創新企業。發現新的增長點,用科學技術進步帶動我們的增長是克服通縮壓力、維持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發改委專家: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
中國雙速經濟并行 未來核心是改革與創新
IMF:全球經濟或面臨新一輪衰退
李克強對當前中國經濟的6點判斷
十二五GDP預計年均增近8% 服務業成第一大產業
六大難襲擾中國經濟 解題思路進入調整期
中國經濟已處“平底”之中,或呈略向下傾斜L形
TPP短期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 協定最終要取得中國參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