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對外宣布,下一階段的電力體制改革,將進入全面試點、有序推進的新階段。消息一出,大家對新一輪電改不免多了份期待。
從2002年《國務院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5號文件)的發布,到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9號文件)的出臺,中國電力體制改革風風雨雨歷經十三載。事實上,相伴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的,是電力供需形勢的巨大變化,我國的電力供給已由嚴重短缺轉變為基本平衡,甚至相對過剩。曾經行之有效的電力管理辦法,現在也難以適應買方市場日益市場化和多元化的新形勢。可以說,現行的電力體制已經不能進一步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了,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根據電改“9號文”,新一輪電改的重點和路徑是: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等。
可以看出,新一輪電改的意義在于重構電力市場,打破舊有的電力市場格局和交易秩序。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構架符合國際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也是兼顧市場手段和政府作用在電力行業發揮功能的最佳方式。未來政府還將出臺一系列電改配套方案,為新電改的推進保駕護航。
電力市場的高效有序運作,既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預,也需要電力公司的積極努力。借助“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作為傳統能源與互聯網有機結合的一部分,“智能電網”或將迎來重要的發展契機。
何為智能電網?2014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在一份公司文件中正式給出了堅強智能電網的科學定義,即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另外,美國能源部等國際組織也給出了智能電網的定義,但事實上這些定義萬變不離其宗,都充分強調了智能電網的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構建連接所有發電端和用電端的互聯網信息系統。憑借此,電力公司也將獲得發展新機遇。
互聯網作為這個時代最具特征的新技術,通過與傳統電力企業積極融合,特別是在電力營銷服務領域,可以改進創新運營模式,打造新的生態,提升企業與客戶的價值,從而進一步推動電力行業的健康高效發展。
誠然,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體制的調整改革還是“智能電網”的出現,都是順應形勢、謀求行業更好發展的手段與舉措,但如何貫徹落實電力改革方案,又該如何實現和利用好“智能電網”,也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