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TPP短期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 協定最終要取得中國參與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15-10-8 15:28:37 用手機瀏覽

  對中國經濟沖擊有多大?

  10月5日,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就TPP達成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

  自TPP談判啟動以來,即在中國受到高度關注。中國此前曾受邀加入TPP,但協定的許多規則令中國政府感到猶豫,例如開放金融領域等。但達成TPP貿易協定,約1.8萬種商品的關稅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減少或完全取消。且TPP談判涉及的12個國家涵蓋全球40%的經濟產出。

  那么,對中國經濟到底意味著什么?分析人士指出,從短期看,該協定或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形成某種程度的沖擊,中國外貿的宏觀數據一定程度上會受影響,但不至于傷及筋骨。

  短期影響不大

  談判結束后,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目前中國尚未加入該協定,但未來不排除中國在適宜的時候提出加入。從長期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多邊貿易安排都無法將非協定國家和地區排除于國際貿易體系之外,否則其自身發展將大為受限。

  多名美國智庫專家和商界領袖認為,TPP協定最終要取得成功需要中國的參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認為,最終大家都會認識到TPP完全成功需要中國的加入。

  至于對中國的影響,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是12%,也是全球最多。中國已經和該協定中2/3的成員國簽定了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TPP的負面影響。還有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RCEP)這個協定涵蓋了東盟10國、中日韓和澳新印16個國家,如果我們把這個巨型自貿區也建立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平衡中國的外貿損失和國民收入的減少。

  “TPP達成基本協議,對中國的短期影響不大!敝薪鸸静呗苑治鰩熗鯘h鋒表示,因為TPP目前是在部長級會議達成基本協議,各成員國尚需得到國內議會等立法機構批準;達成TPP協議是一種經濟妥協,加入的國家越多,需要各自妥協的內容就越多,共同的部分就越少,其效果也就會有打折扣;中國可調整規則主動適應變化,分別與TPP目前的成員國談判,盡量減小TPP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中瑞、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等試點不斷發展,RCEP談判和亞太自貿區建設穩步前行,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呈現出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對外貿易開放格局。不少專家指出,TPP協定達成對中國的預期影響有限。

  會稀釋入世紅利

  “TPP某種程度會稀釋入世對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但也不要被嚇住!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強調,在TPP的12個成員國中,新加坡、越南、文萊、馬來西亞已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與中國有自貿關系,澳大利亞、新西蘭、秘魯、智利也與中國有雙邊自貿協定,如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順利,只剩下北美自貿區(NAFTA)中的美加墨三國了,還是老對手。

  在TPP的12個國家中,中國對美國的貿易總額最大,而且是貿易順差,12個TPP國家中給中國貢獻貿易差額最大的也是美國。而中國對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西蘭這幾個國家,都是貿易逆差。也就是說,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更加依賴中國的市場,而中國對他們的出口,總額和占比也不大,影響可控;但美國的市場則較為關鍵,TPP之后,與日本企業的競爭會更加直接和激烈。

  “具體影響幅度取決于中國和其他TPP成員出口產品間的競爭性及相互替代性。”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指出,中國往北美出口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中低端制造品面臨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的競爭替代性增強,中國往東南亞出口半導體、計算機、機械設備、移動電話等高端制造品面臨日本、美國的擠壓,前有強敵后有追兵形勢趨于嚴峻。短期影響有限,長期不容忽視。

  但中國的出口主力已經從紡織業升級到制造業,這需要強大的工業體系和配套,價格和關稅不會成為興衰的主要矛盾。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對美國出口,占比最大的品類是機電、音像設備及零件,其次是紡織品。8月份,中國累計對美國出口機電、音像設備產品為1828億美元,同期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紡織品維持在150億美元的規模。

  理論和現實上看,中國紡織品的產能有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趨勢。但是,機電產品要求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產業鏈條,是重資產、技術密集型產業,背靠中國的巨大市場,中國這部分制造業的能力是不會輕易被TPP和出口形勢所影響的。中國外貿的宏觀數據,一定程度上會受影響,但不至于傷及筋骨。

  任澤平指出,沒有中國加入的TPP談判達成基本協議將增加國內改革開放的緊迫感。最大的改革是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如果說過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制造業開放的成功,未來三十年的成功將是服務業開放的成功。中國在高技術領域進口的巨額貿易逆差和出境游日益增長的購買力表明,國內缺的不是需求,而是有效供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經濟仍是全球增長的動力之源
世界銀行行長:中國經濟長期依然向好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低于7%
新華社:定向調控有力有效中國經濟積極變化不斷增多
習近平:經濟放緩不會阻止必要的改革
三大動力支持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李克強對中國經濟信心來自哪里
李克強: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