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7%。其中,出口8.95萬億元,下降1.6%;進口6.72萬億元,下降14.6%;貿易順差2.23萬億元,擴大80.8%。
據了解,我國陶瓷磚出口地區分布方面,上半年我國陶瓷磚出口主要集中在廣東省。1~6月廣東陶瓷磚累計出口28.03億美元,占我國陶瓷磚出口總額的72.93%,與上年同期相比,占比下降了4.4個百分點。
據海關全國出口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衛浴產品出口同比增長45%。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9月1日報道,8月28日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表明,印度經濟2015年第二季度增長了7%,F在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今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將首次超越中國。
綜合以上數據不難看出,中國陶瓷出口貿易放緩,進出口額普遍呈下降趨勢,這種情況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長期存在的現象,是一種“新常態”,中國社會、企業需要努力、盡快適應 “新常態”。
這種“新常態”倒逼著中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不能再依靠進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而要通過結構調整,尋找新的增長點。
面對“新常態”,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項策略;
創新為驅動策略
創新是制造業發展的生命線,是產品研發的核心,因此,企業必須把創新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加強陶瓷產品研發、專利保護、設計、軟件開發,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創新的突破點與核心是“智能制造”,將信息化互聯網與陶瓷工業、行業相融合,將自動化升級成智能化,將裝備、工藝、品檢和管理智能化,從此次佛山舉辦的互聯網+博覽會不難看出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帶給消費者無限的視覺沖擊。我們也應該從中發現新的契機,努力將智能化發展至普遍化,這必將提升質量、效率和綜合效益,從而降低研發周期、運營成本和產品不良率。
產品差異化策略
目前,我國為陶瓷生產大國,一直以來產品都主要以中低檔為主,我國陶瓷行業出口附加值過低,企業急需盡快轉型。在低端產能不斷擴張,在生產線不斷擴充、生產總量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極易導致產能過剩,從而導致供求失去平衡,讓陶瓷企業陷入不堪的局面。當然也有不少陶企絲毫未對市場分析,就盲目設計、研發超高檔產品,從而導致超高檔化產品無處可銷,所以陶企在產品設計制造方面要結合我國國情、結合國外市場行情。產品差異化是從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實現區分,從而體現產品的的特殊性。從行業競爭方面看,產品的核心價值趨于一致,所以陶瓷行業應該著手于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這樣將會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緩解企業壓力,以便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正確的市場競爭策略
目前我國很多陶瓷企業為了提高銷量搶占市場份額不惜壓低產品價格、從而使得陶瓷行業陷入“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對內加大企業競爭成本,對外則極易遭受反傾銷,對陶瓷行業的發展有害而無利。眾所周知,陶瓷是我國出口產品中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重災區”,相信陶瓷行業早已了解到,我國陶瓷先后遭遇印度、韓國、歐盟、墨西哥、巴西等多個國家地區的反傾銷調查,行業出口受到重創。價格戰其實并不是市場競爭中獲取勝利的唯一手段,我國陶瓷行業互相壓低價格、惡性競爭,最終得利的終將是國外同行,古語說的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陶瓷行業長久發展的唯一出路就是以質取勝,我們陶瓷企業何不把價格戰轉向質量戰呢。
品牌定位策略
加強品牌效應,創造國際知名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再則,加強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做好配套服務及設施,掌控從產品研發設計到終端銷售及后期服務的各個環節,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做出世界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