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 十三五 ”經濟發展展望:保持中高速 邁向中高端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5-9-7 15:10:26 用手機瀏覽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關鍵的時期。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更好地適應并引領新常態,實現“雙中高”,即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正確認識“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十三五”時期,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于經濟發展基數越來越大,維持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已不現實,我國經濟開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對此,要正確對待,把問題看清楚。

  一是需求支撐條件可能繼續減弱。“十三五”時期仍然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經濟總體已經穩定,但走勢分化、不確定因素增多。市場需求依舊低迷,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因此,這一時期我國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而且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增長過分依賴政府高強度投資的負面效果日益明顯,投資效率下降,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衡,產能過剩嚴重,在“十三五”時期也不可能持續。

  二是要素供給條件繼續變化!笆濉睍r期,我國勞動力成本將繼續較快上漲,主要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投入、生產和出口低附加值產品的發展模式遇到越來越大的挑戰。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強。2014年我國消耗的煤炭總量和一次能源消耗分別占全球50.3%和22.4%。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十面霾伏”嚴重影響人民生活。因此,“十三五”時期,資源消耗依然巨大,能源對外依存度仍會居高不下。

  三是國際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都在探求新的發展之路。特別是科技創新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科技投入、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發展水平較低,大量出口產品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少數高端產品出口也受到打壓,與發達國家競爭處于明顯劣勢。與此同時,我國在一些傳統領域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這種“前堵后追”的局面,“十三五”時期將更加突出,我國拓展國際市場的空間面臨超強的壓力。

  四是現有的體制機制難以適應。我國正處在中等收入階段,現有的體制機制在過去高速增長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積累了很多矛盾,不適應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的新要求,“十三五”期間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與新的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新體制。

  科學把握“十三五”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

  “十三五”時期,我們完全有條件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主要表現在:

  一是經濟總量巨大且不斷增長,能夠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2014年,我國GDP總量達到636463億元。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占全球份額超過12%。按“十三五”末我國實現GDP比2010年翻番目標,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將超過17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現在的GDP總量。巨大的經濟體量既有助于經濟社會的穩定,更是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物質基礎。

  二是“新五化”尚未完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工業化正處在中后期,2014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8.2%,明顯低于發達國家,但發展勢頭迅猛,將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引擎。當前我國城鎮化率為54.7%,依然低于發達國家甚至是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城鎮化將成為支持我國長期發展的最大引擎。從需求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有1300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鎮,向非農轉移勞動力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是農村的3倍,不僅有利于擴大消費,而且有利于減少貧富差距。從供給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使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環境資源保護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提速,綠色化也成為發展方式轉變動力!靶挛寤睂⒊蔀槔瓌咏洕懈咚僭鲩L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主要驅動力。

  三是區域發展不平衡,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東部發達地區可以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加大創新力度,直接與發達國家競爭,引領中國經濟升級。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可依托自身優勢,低成本、高效率地承接國內產業轉移,加快經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在不同時期由不同增長極來推動,既可以發揮已有增長極的轉型升級潛力,又可以在中西部地區培育若干新增長極,形成接續,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大支撐力。

  四是新改革紅利有待釋放,將為經濟增長提供不竭動力。從國際上看,那些曾經經歷過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其陷入低速增長或停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全要素生產率停滯不前。我國正進一步改革體制機制,通過新的制度安排,推動利率、匯率市場化,深化土地等要素改革,加快財稅、金融體制等改革,將進一步釋放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潛力,通過要素向更高效率的部門轉移,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貢獻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舉措

  推動經濟中高速增長和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兩個側面,兩者高度關聯,相輔相成,為了實現“雙中高”的歷史性任務,需要協同推進以下重大舉措。

  一是更加強調改革與發展緊密結合,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機統一。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首先要靠全面深化改革,用新的改革,推動新的發展,釋放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和法治紅利,通過改革促發展,防止經濟在增速換擋中出現慣性下滑或“臺階式換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其次,推動邁向中高端水平必須把改革和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過去,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就改革論改革、就轉型升級發展方式論轉型升級發展方式的情況,措施配合不理想,發展與改革結合得不夠好。這就要求把改革動力、創新活力與內需潛力、開放推動力相疊加,形成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動力 ,使經濟增長更多依靠要素生產率提高、創新驅動和改革創新,更好地把經濟增長的數量速度和質量效益結合起來,實現“雙中高”的有機統一。

  二是更加強調全面轉型,形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發展動力。首先從需求端入手、供給端發力,提升傳統發展動力。實現“雙中高”,最大的潛力在內需,要加速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推動市場需求向內外一體、雙向互動轉變。從供給端角度,以提升勞動力技能等要素質量和資本投入效率等為切入點,改進完善一些硬件基礎設施,以及教育培訓、醫療保健等軟性公共產品的供給,使增長、發展有對應的要素和服務支撐。其次,發揮創新驅動的原動力作用。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和企業研發投入,催生社會生產力變革;加快推進“互聯網 +”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讓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匯聚出實現“雙中高”的強大力量。再次,優化區域布局,推動“一帶一路 ”、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加快發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和增長帶。

  三是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戰略導向,協同推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雙中高”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長遠的考慮,綜合施策,努力做到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兩個目標協同并進。從發展階段看,這一時期保持中高速是邁向中高端的支撐和保證,但更要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期,在邁向中高端上取得突破。從發展視野看,在保持中高速能基本實現的情況下,邁向中高端既要實現發展方式在微觀或中觀經濟層面的轉變,更要側重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更加強調宏觀戰略層面,包括發展方式轉型、動力轉換及機制創新,也包括發展理念、發展模式、體制機制等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經濟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反彈
未來五六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6%至7%
李克強給出經濟形勢五個判斷
人大教授劉元春:四季度經濟增速將小幅反彈
石化“十三五”初稿成形 煤化工受重點“關照"
“十三五”期間中國紡織業將力推生態文明建設
政策效果漸顯 中國經濟依然前景向好
統計局: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緩中趨穩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