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梳理,近期油氣改革呈現加速態勢。近日,中海油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了煉化產業優化整合方案。商務部10日發布消息稱,東明石化集團和盤錦北方瀝青燃料公司符合進口原油非國營貿易資質條件有關規定,地煉企業原油進口權進一步放開。另外,7月初國土部決定在新疆啟動6個油氣區塊勘查招標,有望結束油氣上游領域國有石油公司專營的局面。
按照2015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加快研究出臺油氣改革方案。據悉,油氣體制改革的核心仍是加大向社會資本開放力度,逐步放開油氣網絡的競爭性業務,放開油、氣競爭性環節的價格,以及放開資源勘探市場等方面。目前正值油價處于底部區域,有利于改革的加快進行。另據媒體報道,石化產業“十三五”規劃已形成初稿,將嚴控總量,化解過剩產能,行業整合將提速。
具體來看,近日中海油新任董事長楊華組織召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了煉化產業優化整合方案,并提出了煉化產業改革的三個目標,要求理順煉化產業體制機制,優化煉化產業結構,實現公司協同效益最大化。目前集團對煉化產業優化整合的必要性、緊迫性已經達成共識,改革時機也基本成熟,后續積極推進煉化產業優化整合工作。
作為油氣壟斷程度最高的上游資源領域,已出現加速改革跡象。7月初國土部決定對新疆石油天然氣勘查區塊在中國境內進行公開招標出讓,共計6個區塊,承諾勘查工作量多的企業將中標。投標人要求凈資產10億元以上,此次油氣勘查公開招標轉讓,給社會資本進入迎來契機,標志著以新疆為試點的油氣資源上游領域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原油進口權方面,放開力度也在加大。商務部7月23日發布通知,明確原油加工企業可獲原油進口資格,并設定一系列前置條件。由于此前商務部對非國營貿易進口原油設立了較高門檻,扼殺了民企進口原油的可能,但從此次的條件來看,很多民企都能滿足。業內認為,此舉應是今年油改配套政策的一部分,意味著原油進口大門進一步敞開,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將率先布局海外油氣資源。
機構預計,隨著油氣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上游資源勘探開采、中游管輸和下游市場化價改等各環節,均迎來政策紅利機遇。同時,石化行業的兼并重組,也給大集團旗下小市值公司,帶來外延式擴張機遇。中石化旗下的泰山石油、岳陽興長,中石油旗下的大慶華科、石油濟柴等,總市值相對較小,有望受到重點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