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11日發布消息稱,根據《關于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對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和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的申報材料進行了審核。經審核,上述公司符合進口原油非國營貿易資質條件有關規定。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表示,這一消息意味著東明石化和盤錦北燃這兩家企業均已同時獲得了進口原油使用權和原油進口權。兩權合并后,今后原油進口方面不必再依賴中聯油等第三方企業,進口原油業務將基本獨立。
進口原油使用權是指企業有權使用進口原油、但無法自主完成進口操作;而原油進口權是指企業可以自主從國外進口原油、但無法在國內使用。
因此,只有原油使用權而沒有原油進口權的話,原油進口仍將依賴中聯化等第三方企業,沒有實質性改觀;而只有進口權卻沒有使用權的話,進口的原油將無法供自家加工使用,只是看上去很美。
2月9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是首次出臺較為詳盡的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申請條件。7月22日,商務部發布了《關于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下調了非國營企業進口原油的門檻。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指出,這次下放的非國營進口貿易資質企業當中,地方煉廠尤其是已經獲取或者即將獲取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方煉廠將受益。地方煉廠一旦獲取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那么長期困擾它們的原料問題將迎刃而解,地方煉廠的原料情況也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對此,李彥表示認同。他進一步解釋說,東明石化和盤錦北燃由于是煉廠,本身便可加工原油,原油進口權和原油使用權“兩權”在握后,真正獲得了進口原油的紅利。因此,對地方煉廠而言,擁有“兩權”才算完美,原料問題才能被徹底解決。
目前,山東濰坊弘潤石化、山東東營利津石化、山東東營墾利石化、山東東營亞通石化、寧夏寶塔石化集團等5家地煉只有原油使用權而無原油進口權!斑@5家企業很可能就是獲得原油進口權的候選陣容。”李彥說。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原油在山東地煉的原料加工比例中已達70%以上,其中包含內貿原油和進口原油,而燃料油的占比則逐年下降。
在李彥看來,隨著原油進口權的不斷下放,將有助于民營地煉精簡采購流程和減少進口成本,原油在地煉原料中的占比也將繼續提升,或能達到80%至85%左右。毫無疑問,政策紅利正在促進民營地煉向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在接受媒體訪時表示,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油氣領域改革,在放開非國營原油進口之后,國家極有可能會進一步放開國內原油市場。國家加大放寬原油進口政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行業內競爭,促進行業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