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十三五"規劃經濟目標提上議程 或在6.5%-7%之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5-7-28 15:36:10 用手機瀏覽

   “十三五”規劃經濟目標提上議程,學界預測或在6.5%-7%之間。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近期將召開,會議主要議程之一,是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十三五”經濟目標如何確定備受關注。目前學界對此有不同結論。

  7月20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按照此前十八大確立的目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同專家結論不一。一些專家認為,“十三五”期間GDP增速不能低于6.8%,也有的專家認為,考慮到今年實現7%的增速,未來5年6%即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述建議在五中全會通過后,以此為依據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將在明年全國兩會上討論,經大會通過后將開始執行。

  “十三五”規劃經濟增速存爭議

  “十三五”時期從2016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

  按照2010年的測算,要在十年實現收入倍增,每年增長的速度應達到7%。

  不過由于2011、2012、2013年、2014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9.3%、7.7%、7.7%、7.4%,考慮到2015年全年可能實現7%的因素,用數學方法測算,未來5年年均經濟增速達到6.1%左右,就可以實現2020年比2010年GDP翻番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在今年2月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從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番”的要求來看,如果2015年GDP增速實現7%,“十三五”期間的年均GDP增速必須達到6.56%,即6.5%左右是底線。

  不過,目前學界仍爭議很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所研究員樊明太,以及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經濟增長室主任劉霞輝認為,“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速宜定為7%。

  “并不是要求每年的GDP增速都必須是7%,只要‘十三五’大部分年份能在7%的水平就可以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眲⑾驾x說。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則判斷,“十三五”時期年均經濟增速在6.5%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王天龍的觀點是,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未來五年6.8%就夠了,如果再留些余地,7%左右還是比較合適的,這樣會實現既定發展戰略的目標,也能保證我們的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而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可在6%到7%之間。

  他認為,“十三五”主要是解決經濟不協調、不可持續、不平衡的問題,實現GDP增長翻兩番,是有質量要求的,經濟增長在6%多一點,最多6.5%,比較合理。

  北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中心副主任蔡志洲也認為,未來五年年均GDP增長6%,就可以實現十八大全面小康目標,但是考慮更多因素,GDP年均可以設定6.5%。

  “經濟增速要在‘十三五’期間達到7%,難度太大!彼f。

  促更高質量增長

  7月2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

  為此,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認為,核心是要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力。

  “在改革開放全面落實,改革創新的舉措得到全面推進(的情況下),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在未來五年,也就是在第13個五年規劃期間,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將保持在7%-8%的水平!彼诮诘木W易經濟學家論壇上說。

  全要素生產勞動生產率,即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這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開發利用的效率。截至目前,中國勞動力總量已經連續多年下降,而投資資金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降低,比如原先“九五”時期,每投資5元錢,可以產生1元的GDP,但是到了2014年投資11.5元錢,才能產生1元錢的GDP。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在2002年至2007年之間,中國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的年均增長率在5%-6%之間,2008年到2013年,該生產率的增長幅度下降到了2%-3%之間,下一步如果中國把正在試點之中的自貿區改革等推廣到全國,這對中國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的年度貢獻可達到0.8%,再把包括戶籍制度改革在內的社會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和落實,該生產率可再提高1.3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所研究員樊明太認為,下一步科技投入占GDP比重需要提高,但幅度不會很大。關鍵還是如何引導社會資本通過資本市場和互聯網金融等進入研發和創業創新領域。

  除此之外,還要努力把投資引向養老和生態領域,促進投資的結構調整,引導消費層次提高。他指出,計劃生育應該放開,但還需適當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4省份上半年GDP提速 穩增長下半場仍需靠基建投資
紡織業十三五藍圖全面啟動 11股底部崛起
鋼鐵“十三五”形勢預判及政策取向
化工新材料“十三五”發展座談會召開
煤炭工業“十三五”發展思考
石化十三五規劃要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
“十三五”煉油工業發展環境思路探討
花旗屢次質疑中國GDP:真實增長率只有5%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下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