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俄羅斯成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時間:2015-7-13 15:49:04 用手機瀏覽

  俄羅斯第三大石油生產商俄氣石油(GazpromNeft)正以人民幣結算的方式向中國出售全部原油,也是得益于此,5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392萬噸,俄羅斯已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中俄貿易采取人民幣結算早已不是新鮮事,早在去年,俄羅斯工業與貿易部副部長格里戈里·卡拉馬諾夫在首屆中俄博覽會上就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可能在一系列交易中改用盧布和人民幣結算,俄羅斯銀行部門徹底做好了這種準備。

  采取人民幣結算似乎是俄羅斯的無奈之舉,但卻為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盡管人民幣結算確實為俄羅斯石油進口增加了籌碼,但中國擴大俄羅斯石油進口量卻還有其他原因。

  俄羅斯“奪冠”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沙特阿拉伯一直都是中國進口原油的第一大來源地。2014年數據顯示,沙特向中國輸出原油總量為4967萬噸;而緊隨其后的是安哥拉,其向中國輸出原油4100萬噸;俄羅斯則以3300萬噸的成績位列第三。這個排名方式已經維持多年。

  今年5月,這個排名方式終于出現了變動。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從俄羅斯進口原油392萬噸,相當于92.7萬桶/日,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2014年,中國從俄羅斯的平均月進口量只有約275萬噸,相當于65萬桶/日。也就是說從去年到現在,國內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增長了近43%,漲幅可觀。而其中不可忽視的原因,是俄羅斯接受人民幣作為中俄兩國石油貿易的結算貨幣,也刺激了中國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力度。

  GazpromNeft是國有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旗下的石油子公司,該公司近日表示自2015年初開始,一直用人民幣結算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向中國出口的石油。

  此前,俄羅斯原油出口大部分以美元結算,此后歐美因烏克蘭危機對俄能源業實施制裁。這些制裁限制了某些俄羅斯能源企業的美元和歐元融資,其中包括俄氣石油。

  野村證券地區油氣研究部門負責人戈登·關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就中國貨幣發表評論:“在俄羅斯接受人民幣作為購買石油付款方式后,預期有更多的俄羅斯石油將出口到中國。如果沙特阿拉伯想要重回第一寶座,需要接受人民幣作為購買石油付款方式,而不僅僅只要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石油巨頭Rosneft正與一家中國大企業合作使用人民幣作為石油支付的主要手段!拔覀冋跀[脫主宰所有商業石油市場的美元!逼站┱f。

  中俄兩國在貨幣互換領域的合作也為以人民幣結算的能源交易提供了更結實的基礎。2014年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曾指出,此舉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互換協議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增大石油儲備

  “人民幣結算確實為俄羅斯石油增加了籌碼,但中國擴大俄羅斯石油進口量的原因卻還有其他原因!笔托袠I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正在趁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而增加石油進口以增強石油儲備。4月,我國原油進口達每日740萬桶,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

  “并不是想從哪個國家多買就可以多買,換句話說,中國想買,人家也得想賣才可以。”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俄羅斯因克里米亞事件而遭到美歐等國的經濟制裁,向歐美市場輸出的原油量大幅減少,開始積極開拓亞洲等市場,增加了對亞洲原油的供應。與此同時,中國恰好要增加原油進口量。

  此前路透社援引中國資深石油交易商的消息稱,沙特阿拉伯和主要OPEC成員國已經拒絕了中國5、6月進口更多原油的請求。此外,為了留更多的原油供沙特國內煉油使用,沙特阿拉伯上調了供應給亞洲的石油的官方價格。根據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發表的公開聲明,7月阿拉伯輕質原油和中質原油的價格已經被設定在10個月以來的最高位。

  “未來中國進口原油的來源會更加多元化!鄙鲜鰳I內人士表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4年的60%左右,沙特所在的中東則是我國原油進口主要來源地,但近兩年中國自俄羅斯、南美等國進口量增量很猛。

  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進口原油總量3.08億噸,其中1.6億噸來自中東,占比52.1%。2015年一季度,中國共進口原油8000多萬噸,中東的供應量約4300萬噸,占比53%。而中東石油進口主要是通過途經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因馬六甲海峽十分狹窄,很容易被一些大國控制,對中國而言很不安全。

  中國的石油儲備“底子太薄”,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最新的數據只截止到201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014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戰略原油儲備能力達到1.41億桶。按中國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萬噸的規模靜態計算,我國戰略原油儲備只夠使用8.9天,商業原油儲備可用13.8天,全國原油儲備的靜態能力總共約為22.7天。

  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2014年公布的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情況中,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在內總儲備庫容為1640萬立方米,儲備原油1243萬噸。此外,惠州、青島等二期戰略儲備庫都在建設中,三期工程也正在選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際油價持續走低 中國鼓勵“藏油于民”
俄羅斯稱準備大幅提高原油產量
俄羅斯或與歐佩克討論減產事宜
國內成品油價格并非越低越好
與沙特斗其樂無窮 俄國原油產量創歷史新高
中國仍將是全球原油需求增長的最大貢獻國
原油進口“兩權合并”加速 民營地煉或迎發展春天
中美7月石油進口增加 凈進口創3年高位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