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約請財政部、人社部、人民銀行、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監局有關司及煤炭工業協會等單位,組織召開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第31次聯席會議,對支持煤炭行業走出困境的有關綜合措施進行了重點研究。
面對煤炭行業的持續疲軟,自2014年7月以來,由發改委牽頭建立煤炭行業脫困聯會制度,國家層面開始帶頭幫助煤炭企業脫困,“救市”的相關政策不斷發布,并一步步落實,對于煤炭市場帶來可持續的積極影響。
2014年7月14日,發改委聯合煤炭行業相關單位、企業、政府等召開脫困工作聯席會議,到9月23日該會議就連續舉行了13次。會議中都將依法依規限制產量,改善供求關系作為重點工作來布置和研究。旨在改善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煤價大幅下跌的現狀。
自去年7月煤炭行業脫困工作開展以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其著眼點便是在煤炭需求難以有效提升的背景下,合理管控煤炭供應秩序,緩解供需矛盾,促進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煤炭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需求不足,產能過剩,供需嚴重失衡。政府幫助煤炭行業脫困應該主要是幫助化解過剩產能。
然而,政府雖動作頻頻卻難以改變煤炭市場疲軟的態勢,作為盈利杠桿的煤價,雖有微調,但仍維持低位運行。
在解決煤炭困局,產能過剩問題過程中,既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因為市場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市場既需要政府提供規則和環境,又需要政府為市場上的弱勢群體提供必要保障,煤炭行業轉型期還需要政府為其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引導和推動。但同時又要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