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未來中國煤炭進出口將再現變局
來源:中國煤炭報 時間:2015-6-29 15:06:51 用手機瀏覽

  中國煤炭進口對國際煤炭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據測算,500萬噸交易量就會引發國際市場供需變化并影響價格。而2009年至2014年,我國年均煤炭進口量超過2億噸。

  “現在我們必須從全球角度看煤炭市場,國際國內已緊密聯系在一起了!编囉羲烧f。

  從世界煤炭貿易格局來看,目前供應方主要是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等,主要需求方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其中,亞太地區煤炭貿易最為活躍。近些年,隨著印尼、中國需求增加,煤炭進口區域逐步由歐洲向亞太轉移。

  在煤市遇冷之前,中國進口煤數量占國際煤炭貿易總量從不到15%逐步升至25%,在每年新增貿易量中占比更高。目前,我國煤炭進口仍主要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

  2009年以來,我國從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和蒙古等國進口煤的數量增加較多,但近年來從越南進口煤的數量開始減少。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4月,中國進口煤炭前5個來源國的格局與去年基本一致。其中,來自印尼和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分別為781.75萬噸、659.9萬噸,共占當月煤炭進口總量的72.3%。來自印尼、澳大利亞、朝鮮、蒙古和俄羅斯的煤炭進口量占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的96%,也說明煤炭進口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鄧郁松認為,中國煤炭進口格局大體會比較穩定,但也會根據市場變化有調整。他認為,未來中國煤炭進口國的格局將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印尼、越南等目前主要煤炭進口國的進口量趨于下降,二是俄羅斯、澳大利亞成為重要的煤炭進口國,三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新興煤炭生產國對華出口潛力巨大,四是美國、南非等國成為中國煤炭進口的必要補充。

  以印尼為例,憑借東盟自貿零關稅政策和運距短的優勢,印尼的低卡低硫煤在低迷的中國市場仍占一席之地。2014年,中國進口煤炭2.9億噸,其中進口印尼煤炭1.06億噸,占中國煤炭進口總量的34.5%。與此同時,印尼再次成為世界第一煤炭出口國,出口煤炭3.59億噸,其中約30%出口中國。

  但印尼—中國煤炭貿易的未來并不樂觀。2014年,中國煤炭進口總量同比下降10.9%,進口印尼煤炭總量同比下滑15.39%,煤炭貿易額同比降幅達23.25%。中國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對印尼的低卡低硫煤是個利空。

  與此同時,2010年,印尼的煤炭儲產比已降到世界主要產煤國的最低水平:14年。受國內煤炭資源不足等因素影響,該國已開始逐步加強對煤炭出口的控制。去年10月1日起,印尼實行煤炭出口許可證制度;今年4月1日起,印尼對出口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棕櫚油等商品采取國際貿易強制信用證結算;今年7月1日起,印尼央行將在中國禁止使用美元交易。

  在煤市低迷、煤價下跌之際,印尼的煤企基本采用了中國煤企之前降低成本、以量補價的做法。而澳大利亞在去年9月廢除了自2012年7月1日起征的礦產資源租賃稅,以提高其國際競爭能力。

  隨著中澳自貿協定實施,印尼煤炭與澳大利亞煤炭將在享受零關稅優惠的基礎上展開對中國的出口競爭。加上中蒙、中俄的一系列戰略合作,新游戲規則的實施以及中國煤炭市場供需平衡變化,將給未來中國煤炭進口格局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從國內看,新建產能投產將推動中國煤炭開始逐步蠶食浙江、福建、廣東等省的傳統進口印尼煤炭領地。

  業內人士則認為,在產能過剩與市場低迷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煤炭進出口政策也應做出調整。“要促進出口,就應該取消現行的10%的出口關稅稅率!毕嚓P人士指出,我國煤炭進出口貿易應該形成從南方進口、從北方出口的格局。但煤炭分析人士黃騰認為,鑒于減少煤炭消費在全球已成定局,而且目前國際煤炭市場已經被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煤企所主導,因此中國煤企要從中分一杯羹勢必是難上加難。

  鄧郁松指出,在中國的煤炭需求放緩之后,印度等國家將成為新的增長引擎。但從總量上來說,中國的煤炭進口依然是最多的,中國的煤炭供求情況和進出口政策,都將對既有的國際煤炭貿易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下半年我國煤炭市場將出現好轉趨勢
煤炭定價應采用標準成本法
三大因素導致煤市價格低迷
利潤壓縮我國煤炭市場或加速洗牌
焦炭焦煤反彈高度有限 難以持久
煤價已處低位 電價下調或給煤市帶來積極影響
煤價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全行業將面臨整體虧損
煤市持續走弱 控產減產將成為行業主流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