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售電側放開進入倒計時:低成本企業將在電改中勝出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15-6-19 13:54:58 用手機瀏覽

  隨著新電改配套文件不斷出臺,電改也將步入實質階段。

  近日,為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該辦法對電網企業的成本進行監管。

  需要一提的是,發改委已經組織部署成本監審人員對5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份按照《辦法》開展成本監審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時機越來越成熟,售電側放開已經進入倒計時。

  而新電改的不斷推進也讓電企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有電企人士表示,短期內,我國電力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無法轉變,發電企業為了盈利只能選擇薄利多銷,大用戶直供等市場化電能交易對發電企業、尤其對火電企業盈利狀況,將造成較大影響。

  輸配電價成本被監管 售電側放開進入倒計時

  新電改可謂進展迅速,各個環節正在逐步落實。

  6月17日,發改委和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辦法》旨在扎實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建立對電網企業的成本約束機制。

  這是我國第一個針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成本監審辦法,標志著國家對電網企業成本監管全面進入科學監管、制度監管的新階段。

  據了解,《辦法》明確了輸配電定價成本構成、歸集辦法以及主要指標核定標準,多條原則規定。目前,發改委已經組織部署成本監審人員對安徽、湖北、寧夏、云南和貴州5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省份按照《辦法》開展成本監審工作。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個辦法主要是參考國外通行的獨立輸電價格機制這個管制模式,能夠有效監管電網企業。辦法也考慮了我國現階段處于電力市場初級階段以及電網公司還需要承擔較多的社會責任等因素,經過征求各方意見,幾上幾下逐步形成的,還要在試點過程中和之后做一定的修正。

  而輸配電價成本相對透明以后,在上述改革試點開展售電改革將會更加順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家發改委討論了《關于推進售電側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征求稿)》。

  “新電改相關配套文件的出臺如此密集,時機越來越成熟,售電側放開已經進入倒計時!庇胁辉甘鹈娜倘耸扛嬖V《證券日報》記者。

  需要一提的是,近期,市場上有關第一張售電牌照的消息稱:能源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國電電力或將獲得首個售電牌照,成為率先開放售電的電改企業。

  對此,有接近國電電力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沒有的事,應該是市場炒作,公司的人都不知道。

  發電企業比拼成本 大用戶直供電模式擴張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不景氣,電力需求低迷。

  根據中電聯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218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增速同比回落4.2個百分點。中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

  在此背景下,隨著新電改的不斷推進,發電企業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昨日,在國電電力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董秘李忠軍對投資者表示,目前,電改對發電企業的主要影響體現在大用戶直供電的迅速開展。由于國家鼓勵電力市場主體積極開展多方直接交易,發電企業、售電主體和用戶被賦予自主選擇權,可自由決定交易對象、電量和電價,發電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實際上,電企都開始發力大用戶直供電。

  國投電力董事長胡剛在2014年股東大會上曾向記者表示,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步放開,公司大用戶直供電的工作一直在開展,從年初到現在的實際情況看,比較樂觀。

  新電改不斷推進,電力市場化和大用戶直購電是大勢所趨,發電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將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改變。

  李忠軍就表示,短期內,我國電力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無法轉變,發電企業為了盈利只能選擇薄利多銷,大用戶直供等市場化電能交易對發電企業、尤其對火電企業盈利狀況無疑將造成影響。但從長遠看,發電側市場競價機制機遇大于挑戰。隨著新電改的不斷推進,落后機組的不斷淘汰,區域內擁有成本優勢的發電企業將面臨更多機遇。

  申銀萬國分析師也認為,電改推進后,發電行業整體利潤空間或受擠壓,但市場競爭比拼成本優勢,大型水電等低成本企業將受益更多改革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新電改:構建貨真價實的電力市場機制
新電改“倒逼”能源互聯網加速度
電改動了誰蛋糕:未在電力運行體制上拆分
能源局: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意見即將出臺
深圳新電價機制獲批 電網三年減收24億
電改領銜 能源資源價改拉開序幕
新電改方案可能近期公布 改革以定價市場化為核心
新一輪電改邁出實質性一步 獨立輸配電價啟動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