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輕工紡織 >> 正文
棉花產業產銷均需提質增效 優質棉市場前景廣闊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5-6-16 15:38:56 用手機瀏覽

   棉花是重要的大宗經濟作物,在新疆和內地的一些優勢產區,其價格高低決定了廣大棉農的收入水平。在純棉生活備受青睞的當下,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如何,影響著下游紡織工業的發展及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近些年,中國棉花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規模化、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但也面臨不少現實挑戰。業界趨利避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思考發展路徑,持續推進經營模式創新,深入挖掘特色消費潛力,正在推動棉花行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

  6月11日至12日,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浙江寧波舉行,吸引了棉紡織業的眾多“大佬”與會。國內棉產業經歷了近些年的波動后,正在尋求新的轉型與突破。

  目標價格改革措施還需完善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戴公興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國內棉產業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關口是,如何在以目標價格政策代替臨時收儲政策、探索推進棉花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試點改革中提升行業競爭力。

  據了解,自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試點以來,棉花行業出現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植棉面積和產量雙降,2014年全國棉花產量616.1萬噸,比2013年減產13.8萬噸;棉花播種面積6328.5萬畝,比2013年減少190.5萬畝;消費需求略有反彈,2014年我國棉花消費總量約837萬噸,同比提高5.9%;棉花價格波動下行,2014年國內棉花均價為17148元每噸,較上年下降11.4%。

  “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為棉花市場注入了活力,棉花生產面向紡織消費,國產棉質量得到提升。我國紡織行業處于轉型期,低端產能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利潤率高的高端產品占比增大!敝腥A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駱琳認為,“無論是棉農還是企業,都應走出臨時收儲政策的慣性思維,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市場供求形勢,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中國棉花的競爭力!

  對于實施了近一年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戴公興認為需要總結經驗,從完善補貼方式、降低操作成本角度做進一步完善,將補貼發放與產量、質量掛鉤,建立“誰種補誰”機制,引導農民選良種、種好地、多投入、重質量,提高補貼的精準性、時效性和科學性。同時,應進一步探索符合我國棉花生產特征的補貼方式,如可以考慮嘗試建立農業保險,采取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促銷服務等綜合性農業生產服務補貼措施,形成綜合補貼和專項補貼相結合的政策體系,引導棉花生產走上集約、規模、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優質棉市場前景廣闊

  棉產業需要跨越的第二道關口是提升棉花質量。當前,中國紡織業轉型升級加快,低端紗產能逐漸縮小,中高端紗產能增加,對棉花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耙环矫婷藁ㄤN售困難,但另一方面,符合紡織企業要求的高品質棉花仍供不應求!贝鞴d坦言。

  據了解,目前國內高等級棉少等問題突出,紡織企業需要的級別高、長度長、強力好的優質棉花很少見到。同等級的機采棉,我國的價格比澳大利亞的每噸低4000元左右,而且仍然銷售困難。因此,棉花行業應把提質增效作為行業扭轉量與質失衡的出發點。

  過去,中國棉花產業長期致力于提高產量,以支持快速發展的紡織工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棉花總產、單產均增長了2倍多。專家認為,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消費層次、結構快速升級,質量越來越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我國棉花產業發展方式亟須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

  在轉變發展方式的同時,還需要在目前棉花行業面臨需求不足、價格下跌等諸多難題的背景下尋找新的機遇。從全球來看,3D打印、智能制造、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日趨成熟,將帶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叭绻藁óa業與這些新技術相結合,將有助于開辟出新的增長空間。比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有助于解決包括棉花生產、檢驗、物流在內的專業性技術難題,優化物流管理流程,提高效率,促進棉花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戴公興說。

  目前,國內一些大型棉花企業已開始投資建設棉花物聯網系統、棉花物流園區、大數據信息服務平臺。未來,這些領域都會創造十分廣闊的需求空間。同時,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網絡銷售已成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棉花行業在電子商務領域探索較早,也有較成功的經驗。

  中國農業未來發展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用越來越少的耕地、水資源和農業勞動力,生產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從棉花價格結構看,人工采棉的成本占棉花銷售價格的35%至40%,勞動環節成本上升也是采棉價格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出路何在?只有機械化和現代化一條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拋儲不形成打壓 棉花下跌空間有限
棉花進入快速生長期 棉價或持續窄幅波動
棉花與紡織協同發展 五大方向需謹慎把握
國內紡織行業三大特點:從“奔跑”到“競走”
紡織業年內沒有更大政策出臺空間
一季度紡織經濟運行緩中有進 切莫輕言“拐點”
需求迫切 紡織原料輔料需快速供應保質保量
紡織轉型升級明顯 主業穩定轉型明確企業受益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