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倡導,是沿線合奏,是世界機遇。自中國提出合作倡議以來,沿線50多個國家早已響應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始起步,絲路基金已經設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已經成立,《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亦在啟動,隨著六大經濟走廊規劃的出臺,“一帶一路”將進入了全面推進實施階段。
5月27日,一場大型對話和一場小型新聞發布會,讓“一帶一路”財富想象更加具象。
“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碑斎眨瑖鴦赵焊笨偫韽埜啕愒谥貞c出席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對話會時,向與會者透露了這個消息。
數百公里之外的昆明,云南省民航發展管理局、云南省商務廳等單位當日發布一條消息,“昆明—達卡國際定期貨運航線開通,該航線將成功打通云南面向‘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貨運大通道!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的態度,且通過中國與沿線國家規劃的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定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實現的主要‘骨架’。”多位專家和企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猜測,“六大經濟走廊中,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有望獲得優先推進!
事實上,今年以來,在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巴等經濟走廊里,相關企業動作頻頻,合作協議一個接一個;中國—中亞—西亞這條走廊上早已車來車往;國開行也已為六大經濟走廊建立了項目儲備庫,涉及投資資金超過8900億美元。
經濟走廊構想
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互聯互通是時代潮流,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需要!痹谥貞c,張高麗再次強調了“一帶一路”的意義,也代表官方首次明確“六大走廊”的概念,“當前,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道,積極規劃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經濟走廊,可以將歷史上并非絲綢之路主體的區域也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
相關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六大經濟走廊的規劃或籌建,將更明確中國和“一帶一路”的方向和發展戰略。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觀察,“六大經濟走廊”的規劃早已醞釀。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3月底公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框架思路”中就提出,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倡議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9月出席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時提出的。國家發改委相關文件顯示,中蒙俄經濟走廊分為兩條路線:從華北京津冀到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羅斯;東北地區從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到滿洲里和俄羅斯的赤塔。
“兩條走廊互動互補形成一個新的開放開發經濟帶,統稱為中蒙俄經濟走廊。”文件稱。具體路徑則是,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進行對接;加強鐵路、公路等互聯互通建設,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輸電網建設,開展旅游、智庫、媒體、環保、減災救災等領域務實合作。
其他線路,也出現在官方文件中。比如,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又名“第二亞歐大陸橋”,是從中國的江蘇省連云港市、山東省日照市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干線,國內由隴海鐵路和蘭新鐵路組成。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則是從新疆出發,抵達波斯灣、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島,主要涉及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國。
中巴經濟走廊,起點在新疆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0公里,貫通南北絲路關鍵樞紐,北接“絲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絲之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是2013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印度期間提出的倡議。
中巴走廊先行
全長3000公里,貫通南北絲路關鍵樞紐,北接“絲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絲之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
在采訪中,相關專家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有望獲得優先推進。
“這兩個經濟走廊是中國與中亞、南亞、中南亞國家發生緊密聯系的大通道!敝袊缈圃汗そ浰芯繂T、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表示,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中巴兩國政府合作意愿比較強烈,被稱為“一帶一路”交響樂中的“第一樂章”,是最為優先推進的項目,也是一個示范項目(先行項目),涉及到中巴鐵路、公路、港口以及一些工業園區建設,也可為其余經濟走廊的建設提供經驗參考。
2015年4月,中巴兩國政府初步制定了修建新疆喀什市到巴方西南港口瓜達爾港的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及光纜覆蓋“四位一體”通道的遠景規劃。中巴簽訂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其中超過30項涉及中巴經濟走廊。
在與巴領導人廣泛接觸時,中巴經濟走廊也頻頻被提及。習近平建議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以瓜達爾港、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產業合作為重點,形成“1+4”合作布局,實現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
“走廊是歷史賦予巴基斯坦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也許幾個世紀才有一次,巴基斯坦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從而實現我們的夢想,改變國家的命運!卑突固构俜綄Υ艘卜浅7e極。
巴基斯坦發展改革規劃部部長伊克巴爾認為,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能夠促進亞洲區域和次區域合作,從而促進當地的和平和穩定。
“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之前,中國海外投資在巴基斯坦僅排15、16名,但是走廊建設之后,中國將成為巴基斯坦第一大海外直接投資國家,這將會進一步驗證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性。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性也將會轉化成為更加緊密的政治關系,并將政治關系代入到新的層面;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這也會將地緣政治優勢轉化為地緣經濟優勢!
其他經濟走廊的建設亦不可忽視。據悉,中蒙俄經濟走廊目前已開通“津滿歐”、“蘇滿歐”、“粵滿歐”、“沈滿歐”等“中俄歐”鐵路國際貨物班列,并基本實現常態化運營。
在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建設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通氣投產、D線開工建設。中亞地區累計對華輸氣、輸油超過1000億立方米、7500萬噸。一批物流合作基地、農產品快速通關通道、邊境口岸相繼啟動或開通,雙方海關物流更加通暢。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國。
對此,據《光明日報》的報道,2月26日,中國同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先后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雙邊合作協議。哈“光明之路”、塔“能源交通糧食”三大興國戰略、土庫曼斯坦“強盛幸福時代”等國家發展戰略都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找到了契合點。
關于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建設方面,目前,大湄公河流域國家正在建設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9條跨境公路,其中部分已經完工。從中國昆明出發連通新加坡的南北道路已經暢通,貫通緬甸、泰國、越南的東西道路則計劃2015年完工。
在2014年12月20日舉辦的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期間,中泰雙方簽署鐵路和農產品貿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在會議上簽署215個發展項目,總投資將高達515億美元,其中90個(441億美元)將用于運輸和交通設施開發等互聯互通工程。
上下齊心推進
國家領導人帶領訪問團考察訪問,已簽署一批合作協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資金支持,國開行也已建立項目儲備庫,相關企業也在沿線積極洽談投資項目
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多次出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經濟走廊建設打下基礎。
4月,中巴兩國在伊斯蘭堡發表了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將中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巴兩國還高度評價了將中巴經濟走廊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重大項目所取得的進展。習近平帶去了中巴經濟走廊(China 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投資計劃的首批投資款280億美元。
中國中鐵5月12日公告稱,中標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莫斯科-喀山-葉卡捷琳堡”高鐵莫斯科-喀山段建設項目的工程勘察、區域規劃和地界測定方案編制以及設計文件編制,執行時間為2015年-2016年,合同金額為20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4.23億元)。
官方媒體此前報道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訪俄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見證了32項大單的簽署,價值約250億美元,涉及能源、高鐵、航空、航天等多個重要領域。
同樣在5月,印度總理莫迪訪華期間,中印兩國簽署了鐵路、礦業、地方交往等領域的24份合作文件。在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印后,中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又向重點領域合作邁出了一步。
亞歐產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是重要前提,而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金融支持。張高麗表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亞歐互聯互通產業合作提供資金支持。
而中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也在發揮“更充分”的作用。據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李吉平透露,該行已建立涉及60個國家總量超過900個的項目“一帶一路”的項目儲備庫,涉及投資資金超過8900億美元。在已簽署的近50份協議中,涵蓋的領域包括煤氣、礦產、電力、電信、基礎設施、農業等。已實施的項目數為22個,累計貸款余額超過100億美元。
李吉平表示,優先推進的重點領域為“設施聯通”,支持中國企業通過設備出口、工程承包、投資等方式參與相關國家的設施建設,實施中國-東亞油氣融資合作、中俄石油融資合作等項目的打造和建設。他同時建議增進高鐵、電力、通信、鋼鐵、有色等條件成熟的示范項目落地實施。
在企業看來,這不僅是中國企業自身的機會,還會為沿線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就業。
剛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1億美元的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發展需要能源,需要基礎建設、技術、人才和資本,而中國已累積了這樣的能力和實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玉主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應盡量明確‘一帶一路’目標體系,確定近期目標、遠期目標,然后評估影響這些目標實現的主要因素,最后確定以哪項工作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