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通過古絲綢之路從歐亞大陸來到中國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年,從那時開始絲綢之路在世界發展史上就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時間回到現在,當年絲綢之路所穿越的一些古老城市,比如巴庫、塔什干、撒馬爾罕等等將再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正在推動世界上最偉大經濟發展和建設項目的發展,該項目被稱為新絲綢之路計劃。新絲綢之路項目的規模之大,是中國政府此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絲綢之路的實施不亞于對于全球經濟版圖的一次革命性改變,其也被看做是東西方在爭奪歐亞大陸經濟主導權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建立新絲綢之路的目的在于使得古絲綢之路得以復興,進而使其成為亞歐地區現代交通、貿易和經濟的走廊。新絲綢之路一頭連接著上海,另一頭連接著柏林,其穿越的國家包括中國、蒙古、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和德國,全長超過8000英里。新絲綢之路過境之地將形成一個覆蓋范圍巨大的經濟地帶,其長度超過地球赤道長度的三分之一。
按照既定計劃,新絲綢之路沿線將修筑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輸電和配電線路以及光纖網絡等等,沿線的城市和港口的主要目標將被定位于經濟發展。
新絲綢之路計劃中還包括了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計劃。同新絲綢之路一樣,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將會把中國和波斯灣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國家連接起來,此外海上絲綢之路所途經的中亞和印度洋國家也將因此受益。
相較于古絲綢之路,新絲綢之路將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相連接。新絲綢之路的出現在上述地區,創造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經濟走廊,其覆蓋人口多達44億人,經濟總產量達到21萬億美元.
復興絲綢之路的計劃最初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提出。為了保證新絲綢之路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習近平在2014年提出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首期將為亞投行出資470億美元。
中國已經廣泛邀請全球各國加入亞投行。亞投行成員國將為包括新絲綢之路建設等項目提供資金保障,另外亞投行還會接受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國際組織、私人和上市企業以及地方政府所提供的資金。
大約有57個國家已經簽約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其中包括亞洲、西歐主要國家以及新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英國、法國、荷蘭以及德國等國在內的12個北約國家,澳大利亞、韓國和新西蘭這三個美國主要軍事盟國,都位列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之列。
在勸說其他盟國抵制亞投行失敗之后,美國現在的態度是對于亞投行的成立表示支持,然而國際社會認為美國從根本上反對亞投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美國《華爾街日報》在2014年11月發表文章稱,美國利用參加七國集團電話會議的機會游說其他國家抵制亞投行,但最終其卻并未取得理想的結果。
中國計劃向國內兩家銀行至少注資620億美元以用于新絲綢之路的發展,其中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將獲得320億美元,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獲得300億美元。此外,中國政府還將會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注入額外資金以支持新絲綢之路的發展。
對于美國是否會加入到新絲綢之路的建設工作,有觀點認為美國所主導的TTP協議談判將中國和俄羅外排除在外,這一點已經明確顯示華盛頓不可能加入到新絲綢之路的建設中來,而其也必定會對新絲綢之路持反對態度。然而,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沒有理由將自己在亞歐地區現有的領導地位拱手讓給中國。新絲綢之路項目是一個非常龐大且復雜的計劃,其推進過程中需要美國的技術、經驗以及資源來降低風險,而美國如果加入新絲綢之路項目建設還有利于其他美國盟國(比如日本)加入亞投行和新絲綢之路項目中。美國加入新絲綢之路項目還可以維持乃至提升自身在歐亞地區的影響力,有了美國的支持新絲綢之路項目也能夠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中國在推進新絲綢之路建設的過程中,首個經濟發展項目已經落戶巴基斯坦。中國將利用數年時間建設開發位于巴基斯坦瓜達爾的戰略深水港,而中國也是該港口的長期承租人。瓜達爾將成為伊朗與巴基斯坦間天然氣管道的起始點,而該條管道最終將延長至中國。
作為美國的盟國之一,印度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中國在自家地盤上招兵買馬。印度政府宣布一項計劃,其將在伊朗境內建造一座碼頭,該碼頭僅距離瓜達爾數百英里距離。印度計劃利用該碼頭將伊朗能源資源運輸至印度國內。對此美國警告印度稱,在伊朗同西方國家就核問題達成最終一致之前,印度不要推進其在伊朗建設港口的項目。
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多數國家都有意推進新絲綢之路項目的建設,該項目被認為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發展項目。新絲綢之路項目的推進還將在全球經濟市場引發一連串的漣漪效應。
新絲綢之路項目的完成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如此巨大規模的項目對于世界經濟和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包括高盛集團和黑石集團在內的全球對沖基金巨頭也希望借此機會涉足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市場。
新絲綢之路項目無疑是巨大且復雜的,這也就意味著該項目很有可能遭遇失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在推進過程中將會遇到許多西方地緣政治障礙。然而即便如此,新絲綢之路項目的推進并未出現任何遲疑。
當今全球經濟的發展處于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歐洲國家正在從歐債危機中逐步解放出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前進的腳步已經明顯放緩。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還有什么比新絲綢之路項目更好的經濟發展項目能夠緩解各國所遭遇的經濟困難呢?在新絲綢之路項目推進的數十年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的工作崗位,這對于無論哪個國家來說都是十分必要且有利的。
新絲綢之路的意義完全不亞于當年馬可波羅所開辟的古絲綢之路。建設新絲綢之路能夠為沿線各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商業、工業以及文化等等帶來復興,不過,在建設新絲綢之路的過程中東西方可能會因為角逐歐亞地區的主導權而爆發一場新的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