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優惠清理讓路經濟發展
5月11日,國務院發布一則最新稅費調整通知,引發多方關注。這份名為《國務院關于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國發[2015]25號)(以下簡稱25號文)是針對《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即62號文)的最新調整說明。
25號文顯示,各地與企業已簽訂合同中的優惠政策,繼續有效;對已兌現的部分,不溯及既往;62號文規定的專項清理工作,待今后另行部署后再進行。這意味著地方稅收優惠政策清理工作暫停。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曾表示,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期間,如何開展清稅工作“要根據形勢適當考慮”。對此,多位受訪專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這是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結果,因為在短期經濟發展的困境中,稅收優惠政策對地方招商引資的魅力很大。
清稅暫緩
按照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62號文規定,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開展一次專項清理,認真排查本地區、本部門制定出臺的稅收等優惠政策,特別要對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協議等進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數,確保沒有遺漏。通過專項清理,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優惠政策一律停止執行,并發布文件予以廢止。
62號文的出臺與李克強總理一貫倡導的“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主題密切相關。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清理、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就被提上議程,國務院也明確表態“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之外的稅收優惠政策一律停止執行”。
正是基于此,國務院發布了影響深遠的62號文,要求各省開展專項清理,廢止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優惠政策。這意味著地方將全面清理稅收優惠政策,地方政府與企業此前簽訂的涉及收回等優惠條款將停止執行。
然而,剛剛過去半年,62號文便被國務院發布的25號文取代,一場大規模的全國清稅工作也隨之戛然而止。
對此,有觀點認為,之所以會叫停62號文,可能是國務院的一次“自我糾偏”,也可能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妥協之舉。
記者對比發現,62號文要求“一刀切”清理并要求馬上執行,而此次發布的文件則安排了過渡期,為各地提供了“緩解”的時間。對此,山西省某市招商局負責人穆興濤認為,清理稅收優惠政策暫緩令,與降息降準一樣,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之舉。
而更多的受訪者也贊同,經濟下行壓力下,更應“放水養魚”,如果此時清理稅收優惠,其結果只會是“竭澤而漁”,一批企業就會因此撤資走人。
一個公開報道的案例是,兩會期間,四川省省長魏宏向李克強“訴苦”:62號文導致四川省410個正在實施還沒論證的項目和290個已經簽約還沒實施的項目停滯,涉及近10000億投資。李克強聽后當場布置國辦相關負責人,會后就此與財政部門對接,并指出要正確理解清理稅收等優惠政策,要清理的是那些不合法、不合理、形成惡性競爭、不正當競爭的所謂優惠政策。
讓位地方經濟
事實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清理稅收優惠政策。樓繼偉也在多個公眾場合演講時指出,稅收優惠政策過多過濫,制造稅收“洼地”,影響公平競爭和市場統一,必須清理。
緊接著,為落實國務院62號文件,財政部也發布文件,要求各省啟動稅收等優惠政策規范清理工作,為完善地方稅體系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據悉,國家大力清理稅收優惠政策的初衷,在于完善地方征稅體系,為地方經濟長期的發展夯實基礎。“限時清理稅收優惠政策,能為地方稅體系創造一個重要支柱,包括為營改增改革創造積極條件。”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清理稅收優惠政策遭遇各地的抵制!按饲埃愂諆灮菀恢笔歉鞯卣猩桃Y、發展經濟的法寶!蹦屡d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過在王雍君看來,諸多的優惠政策與稅收法定原則背道而馳,存在利益尋租和腐敗。
此外,今年恰逢營改增改革收官之年,在前不久記者參加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樓繼偉就曾暗示,今年按照計劃應該完成營改增的改革,但這也是他最傷腦筋的一個問題,“我不敢跟你說哪天能出來,反正今年一定得出來!睒抢^偉說。
至今,僅剩房地產業、建筑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尚未開展營改增,但要實現“營改增在2015年實現全面覆蓋”的設想顯然時間不多了,因此市場預測營改增或許很快會提速。
在采訪中記者獲知,不久前,各地也都在積極開展稅收清理工作,備戰營改增。比如河南、甘肅等省正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一次營業稅全面清理工作。其中,河南省此次清理工作,從2015年4月1日開始至8月31日結束,對所有房地產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生活性服務業營業稅納稅人進行全面清理!按舜吻謇砉ぷ鞅皇【旨{入2015年度績效管理考核!5月14日,河南省地方稅務局政策法規處的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清費立稅是完善地方稅體系的重要途徑。而如今地方稅收優惠政策清理工作暫停無疑將對營改增工作的推進產生一定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