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關于國內頁巖氣的豪賭,如今勝者寥寥,多數開發企業進退維谷,中海油位列其中,不得不留守觀望,等待好時機。
項目停擺
位于安徽省蕪湖市及其周邊約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年前曾被寄予“復制美國頁巖氣革命”的厚望,如今景象蕭瑟,荒草叢生。
這個命名為“安徽蕪湖下揚子西部區塊”的頁巖氣勘查項目,2011年年底被國土資源部發放給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進行勘探施工,在當時來看,這意味著這家中國第三大石油公司首次在陸上進行頁巖氣勘探,同時這個項目也是中海油獲得的首個陸上油氣勘探項目,備受矚目。
不過近日中海油方面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根據目前的初步評估,公司在安徽的頁巖氣區塊資源量還不足以支持大規模開發。
2011年12月29日,中海油安徽頁巖氣項目的地震作業正式開工,工區范圍涉及合肥市、蕪湖市及馬鞍山市等5個城市,前期工作由中海油上海分公司來承擔。
從公開資料來看,中海油在該區塊的勘探工作一直在有序進行。2013年4月8日,該項目二維寬線地震勘探項目野外采集完工,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專家組一致給予高度評價,并通過竣工驗收,當年由于頁巖氣前期投入大、工區地質情況復雜的特點,中海油還與殼牌中國勘探公司簽約合作,共同商討頁巖氣的作業對策。
2014年6月5日,中海油第一口頁巖氣探井“徽頁1井”順利完鉆,完鉆井深3001米,鉆井周期91天。該井是中海油在上述區塊部署的首口頁巖氣探井,下一步將進入壓裂試氣階段。
這是從中海油口徑披露的關于該項目的最后信息,直至近日其宣布該項目將被暫緩開發。至于原因,中海油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頁巖油氣的開采成本比常規油氣成本高,面對當前低油價形勢,公司更注重前期工作。
在今年2月3日中海油舉辦的2015年戰略展望新聞發布會上,“嚴格控制成本、縮減開支計劃”是最突出的內容,公司首席財務官鐘華稱,2015年,公司資本支出計劃為700億-800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預計實現的資本支出降低26%-35%,其中,勘探、開發和生產資本化支出分別約占21%、67%和10%。
天然氣分析師陳蕓穎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在這個背景之下,中海油就不會在國內頁巖氣項目上貿然挺進,在天然氣業務板塊,公司會把重心放在優質項目上,比如進口LNG(液化天然氣)業務和海上氣田開發,這兩塊業務會為中海油提供充足的儲量和供應量保障,至于前途未卜的國內頁巖氣項目,公司會選擇審慎投資。
雖然在國內頁巖氣項目上遇到挑戰,但是中海油在海外的頁巖油氣項目卻進展平順。中海油回復新金融觀察記者稱,“2014年,隨著鷹灘項目鉆井數量的增加,產量連續三年增長,產量達約5.3萬桶油當量╱天;同時,尼奧泊拉拉項目也開始為公司做出產量貢獻!
國內開發窘境
中海油在國內頁巖氣前期勘探工作上所面臨的挑戰并不是孤立現象。湖南省一家頁巖氣開發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告訴新金融觀察記者,目前頁巖氣開發企業面臨的普遍困境是,投入與產出比嚴重不協調,勘探結果非常不樂觀。
2012年10月25日,國土部召開頁巖氣第二輪開標會,當天共接收到83家企業的152套合格投標文件。20個區塊中,只有安徽南陵一個區塊因投標企業不足3家而流拍。
“當年的中標企業風光無限,如今很多企業卻進退兩難。”在和一些第二輪中標企業溝通后,安迅思陳蕓穎發現,經歷了兩年多的前期勘探開發,這些企業發現中標區塊的開采條件并不理想,巨資投進去了,打井卻不出氣,積極性備受影響。
此前有媒體統計稱,在19個中標區塊的13家企業當中,除了華電系公司、北京泰坦通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團4家公司外,其余9家公司都引入了合作伙伴,有的甚至還轉讓股份或者轉賣區塊。
有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頁巖氣產量只有2億立方米,2014年產量為13億立方米,但是距離《頁巖氣開發“十二五”規劃》中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國內頁巖氣產量要達到65億立方米,并力爭2020年產量達到600億-1000億立方米”,還有很大的差距。
2014年8月,國家能源局召開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關于頁巖氣產量規劃,會議指出,“到2020年,頁巖氣和煤層氣產量均達到300億立方米!边@比此前設定的目標降低了一半。
“正是意識到了中國不可能復制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果,以及他們了解到大多數中標企業也沒有實質性進展之后,國家能源局才調低了這個目標!标愂|穎認為。
投入與產出比嚴重不協調是令頁巖氣開發企業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因為頁巖氣投資模式明顯不同于常規天然氣。殼牌中國勘查與生產有限公司新長北氣田總經理FrankDavid曾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常規天然氣只需要一次成本支出,首次投資額很高,但是產量穩定后開發成本就會慢慢降低;而頁巖氣需要花更多精力在成本規劃中,因為產量達到一定程度,就要考慮封井和開始新的勘探,投資是持續也不確定的。”
“從長期來看,頁巖氣仍然是油氣工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未來我們仍會關注好的機會并謹慎評價!睂τ谖磥韲鴥软搸r氣市場,中海油謹慎回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