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一季度GDP面臨“破7”風險 國務院救急實體經濟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5-4-9 16:08:19 用手機瀏覽

  在一季度GDP面臨“破7”風險的背景下,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三箭齊發”為企業減負,包括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

  一季度GDP面臨“破7”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一季度GDP增速下行幾成定局,用電量增速也創新低至1%以下,二季度經濟依然面臨嚴峻形勢。

  據北京商報報道,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日程,4月15日將發布一季度GDP增速等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國家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預計一季度我國GDP將增長7%左右,而多家機構根據目前的經濟走勢分析認為,不排除“破7”的可能。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根據前兩月工業、投資等主要數據預測,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在6.85%。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陳雨露此前也表示,價格和先行指標均表明中國經濟一季度跌破7%的可能性很大,要高度關注通縮。同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均面臨較大壓力,真正的穩健很難守住。

  3月中旬以來,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帶隊,奔赴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安徽省和上海等地密集調研經濟形勢,業內預計為穩增長做政策儲備。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銀監會三部委及財政部、國稅總局先后發文,放松限貸政策、調整二套房貸認定、放松公積金貸款規則、放寬轉讓免稅條件等,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指出,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一季度GDP增速低于7%應該是大概率事件。雖然中央已經出臺了一些穩增長政策,但考慮到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從政府表態來看,未來穩增長應該繼續加碼。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繼2015年前兩個月重要數據集體遜于預期后,3月份中國經濟“倒春寒”的態勢還在延續!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預計會是負增長,這比我們之前的預期還要悲觀!敝袊娏ζ髽I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稱,今年1月至2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5%,一季度用電量增速可能在1%以下,而此前的預期是2%以下。

  與此態勢相一致,3月六大發電企業耗煤同比負增長20%,接近去年8月低點。而3月匯豐PMI初值49.2,較2月大幅下滑,并創去年5月以來低點。“結合這些數據來看,3月國內經濟動能偏弱,是大概率事件。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下行幾成定局!卑残抛C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判斷。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王澤彩也認為,我國經濟仍處于緩慢去產能、去杠桿、去泡沫進程中, 3月份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期一季度GDP增長7%左右,而二季度經濟運行形勢更加嚴峻。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日前清理稅收優惠政策、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等基礎上,出臺了清理涉企收費、下調燃煤電價和降低鐵礦石資源稅利率相關政策,就是要減輕企業負擔,支持創業創新,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國務院三招救實體經濟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蘇劍解釋說,此次出臺的三項政策屬于供給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今年低膨脹大局已定,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成本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狀況來刺激經濟,最關鍵的是調結構效果比較直接,比如減稅、減費等措施都是直接針對某些類型的企業。

  清費用

  會議確定,集中用半年時間開展專項行動,在全國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涉及行政審批前置、市場監管和準入等具有強制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性收費,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等,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立規矩、建機制,用依法、規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扼制“任性”收費,挖掉亂收費的“病根”。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戰略發展部研究員高玉偉分析稱,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是對前期政策承諾的落實,力求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切實為企業清障減負,有利于改善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收入困難,難免巧立名目,擅自提高征收標準,出臺新的收費政策,來彌補政府收入的下降。專家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舉措對于約束地方的行為也具有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會議規定,對去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取消、停征和減免的600多項收費規定進行自查、督查,必須落實到位。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且未按規定批準,越權設立的涉企收費基金項目一律取消,堅決糾正擅自提高征收標準、擴大征收范圍的行為。凡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及收費全部取消。

  系統清理各項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尤其是那些借助政府權力,以商業名義、以社會組織名義,強制收取的各種會費、中介費、服務費,成為各方人士的共識。

  降電價

  在進一步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的同時,從電價入手“三管齊下”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政策“藥方”。

  會議決定,適當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一是按照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約2分錢。二是實行商業用電與工業用電同價,將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減輕企業電費負擔。繼續對高耗能產業采取差別電價,并明確目錄,加大懲罰性電價執行力度。三是利用降價空間,適當疏導天然氣發電價格以及脫硝、除塵、超低排放等環保電價的突出結構性矛盾,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

  據了解,2012年12月25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此后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上網電價曾兩度下調,但銷售電價未調整。

  “前兩次上網電價下調主要是為了補環保電價、可再生能源基金等方面的欠賬,而此次降電價既符合了煤電聯動的政策,又直接降低了企業成本,實現了穩增長的目的,而且對高耗能企業和清潔能源發電有具體政策,促進了結構調整,可以說是三管齊下!敝袊娏ζ髽I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對電費占生產成本比例比較大的行業利好將更明顯,比如電解鋁行業的電力生產成本占到總成本的40%左右,“生產一噸鋁需要1.3萬度電,電價下調1.8分錢,成本就能降低234元!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產業用電量為40650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為39930億千瓦時,而第三產業用電量為6660億千瓦時,其中絕大部分執行商業電價。以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來計算,僅工業用戶就可直接降低成本718.74億元,工商業成本累積縮減超800億元。

  減稅率

  為改善鐵礦石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促進結構調整、支持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和升級、保障國家資源供應安全,會議決定,自5月1日起,依法適當下調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減按規定稅額的40%征收。這對于國內鐵礦石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鐵礦石企業相對于國外企業,開采成本高、品位比較低,國內企業相對國際鐵礦石大企業,競爭力比較弱。目前國際市場大宗能源產品價格持續回落,從南美、澳洲進口的鐵礦石價格在下跌。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全球鐵礦石價格大幅度降低,國內鐵礦石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的狀態,很難和低價的進口鐵礦石競爭。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張斌表示,現在鐵礦石整體價格低迷,受國外鐵礦石沖擊的背景下,國內企業負擔重,虧損比較嚴重。鐵礦石資源稅降低,力度很大,至少可以為國內的鐵礦石企業節省不少現金流。

  “在當下企業虧損加大的情況下,如果國內資源稅不調減,企業成本高,價格就沒有競爭力!必斦控斂扑芯繂T王澤彩稱,“這樣不利于企業增強競爭力,不利于企業走出去,不利于國內調結構。因此,調低資源稅利率,能夠極大降低企業成本,增強競爭力,支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為保持實體經濟恢復性較快增長注入了一劑清新劑!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年來,鐵礦石資源稅已調整過多次,1994年是按60%征收,2002年是按40%征收,到2012年比例又提高到80%。

  根據我的鋼鐵網對唐山典型礦山的調研分析,從礦山企業稅費的構成來看,資源性稅費和其他稅費占企業稅費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7.8%、52.2%,其中資源稅占總稅費的23.5%、資源補償費12.6%、礦權價款11.7%、探、采礦使用費較小0.013%(可忽略不計).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在接受采訪時稱,此次調整相當于是在現在基礎上砍了一半,又回到2002年時候的征收標準,但相比當下慘淡的鐵礦石市場,這種調整釋放的信號是“救命”的。

  鑒于國產礦所處的困難局面,早在3月底,中國冶礦協地方鐵礦委員會秘書長李鳳海就透露,就如何減輕國產礦負擔,他正著手準備材料向國家層面建言,其中在稅收調控方面,除了建議調整資源稅征收比例外,還包括增值稅的調整。

  不過,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也表示,降低資源稅對礦山企業是件好事,但畢竟降稅力度有限,更多是要取消、減少地方各種不合理收費,這方面還有較大減負空間!案匾氖且髽I加強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優勝劣汰,該退出的要退出。”他說。

  “給企業‘念緊箍咒’要上報”

  國務院常務會議“合力”為企業“減負”。李克強總理給參會的各部門負責人提出了一項“硬要求”:各部門今后出臺文件、規定,如果是給企業“念緊箍咒”、“套枷鎖”的,一定要上報國務院做評估。

  據新京報報道,“去年,我們從中央到地方累計取消了1000多項收費事項,這些改革到底落實了沒有,要利用這次清理的機會,進一步展開督查和自查。”總理說,“不能光出政策、下文件,企業卻感受不到這些實惠啊!”

  他說,在全國范圍內清理規范涉企收費,既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的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力措施。這有利于幫助企業抵御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李克強明確要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清理那些“必須要取消的收費項目”。

  “我到企業考察時聽到,現在還是有很多收費項目,名目繁多啊!有些環節,之前統計的收費有幾十項,跟企業實際了解,林林總總的項目有上百項!這讓企業怎么發展?”講到這里,總理的語氣明顯加重了。

  他說,各種各樣的收費項目,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把企業的市場預期和成本計算打亂了”。

  “今天找到你就跟你收錢,具體收多少錢還可以討價還價!”李克強說,“這些收費亂象,包括各種變相收費,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這次一定要堅決清理!”

  總理還給參會的各部門負責人提出了一項“硬要求”:“各部門今后出臺文件、規定,如果是為市場取消‘枷鎖’的,那當然歡迎;如果是給企業‘念緊箍咒’、‘套枷鎖’的,一定要上報國務院做評估!”總理說。

  他強調,政府要做的是讓市場更多發揮作用,盡可能激發市場活力、為企業松綁。

  知易行難,許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面臨著這樣的悖論:政府往往在經濟形勢向好、財政盈余時更樂于減稅降費,而在經濟不景氣、財政捉襟見肘時則明顯缺少動力。但對于企業經營者而言,越是在后一種形勢下,減稅降費的政策才越能最大化地發揮“及時雨”的功效。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這是個兩難選擇。但李克強顯然知道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到底在哪里。

  而要盤活中國經濟這盤大棋,“四兩撥千斤”的財政無疑是最重要的宏觀政策工具之一。這其中,決不能僅僅依靠擴大公共產品的供給來“保駕護航”。

  這就是李克強為什么將“減稅降費”稱為“積極財政政策”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一帶一路”經濟影響或拉動GDP增長0.25個百分點
互聯網金融產業風口下 “互聯網+”衍生的產業經濟
地產元老紛紛轉戰互聯網金融產業 將迎接金融時代
26省份下調GDP目標 務實改革“迎接”新常態
23省公布2014年GDP 13省四季度經濟增長回暖
中國四季度GDP恐放緩至7.2% 或迫使央行行動
2014年中國經濟的五大變化:漸別唯GDP 走進新常態
數據修正“幫忙” 中國經濟下滑GDP增長仍可能達標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