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輕工紡織 >> 正文
創新不足技術水平落后 麻紡產業發展亟須政策支持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5-4-3 15:52:28 用手機瀏覽

   目前,我國麻紡產業存在創新投入不足、技術裝備水平整體落后、消費市場拓寬不足等問題,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給予麻農直接補貼,同時降低進口麻紡纖維關稅,出臺麻類產品出口相關補貼政策,推動麻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給予麻農直接補貼

  江西恩達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新海指出,麻紡產業發展正面臨突破創新投入不足、技術裝備水平整體落后、消費市場拓寬不足等瓶頸后的市場機遇,除麻紡業自身要努力外,國家有關部門對麻紡工業的發展應給予關注和政策上的扶持。加強國內麻類優質原料基地建設,國家應使種麻農民享有種糧農民同等補貼全額政策,以調動麻農種麻積極性,擴種原料面積,促進國產原料基地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健康發展。

  對此建議,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深表贊同。他指出,原料的培育和種植將對麻紡行業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苧麻生產量和加工量占全世界苧麻生產量、加工量的90%,亞麻加工量占全世界亞麻加工量的70%,可以說中國麻紡織產業在世界上處于重要地位。但是,我國亞麻原料90%靠進口,黃麻原料70%以上靠進口。近幾年苧麻種植面積萎縮,我國麻紡織原料的種植嚴重不足。因此,在世界上處于重要地位的我國麻紡織產業亟須國家的扶持和獎勵政策,以保護麻農利益,并確保產業穩定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續獲得豐收,并于2013年實現了我國糧食生產“十連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糧食生產的政策性投入。這不僅讓農業生產得到發展,也讓農民得到很大實惠。但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從2014年開始,我國取消了棉花收儲政策,改以直接補貼棉農的政策,以此保護棉農利益,也為紡織行業穩定帶來利好。而我國麻類種植一直未能享受國家補貼,加之育種投入少,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出現了一些挖麻、毀麻、棄麻現象!胺N植亞麻承擔風險大,糧食補貼多,導致亞麻比較優勢喪失,很多農民棄麻種糧,這是近年黑龍江亞麻種植優勢喪失的一個重要原因!饼R齊哈爾大學校長馬立群表示,麻類作物種植效益低下,不僅挫傷了農民種麻的積極性,也給全國麻紡行業造成困擾。因此,國家實行種麻直接補貼政策是完全符合新形勢發展的,也是解決我國原料問題所急需的。這樣,一方面農民種植麻類作物按面積進行種麻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和良種補貼等,使種麻農民與種糧、種棉農民都得到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惠;另一方面,保護種麻農民的利益,調動麻農種麻積極性,有利于穩定麻產業基礎。

  降低進口麻紡纖維關稅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相關部門不僅應該給予麻農補貼,還應該支持麻紡行業創建推廣品牌產品,做強國內市場,降低進口麻紡纖維關稅,出臺麻類產品出口相關補貼政策。

  目前,中國麻紡織行業協會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爭取降低進口亞麻纖維關稅,同時為黃麻企業爭取出口產品補貼政策。而國內較大的苧麻生產企業湖南華升集團負責人表示,由于苧麻是我國特色資源和稀有資源,建議將購進苧麻和銷售麻紗麻布等產品的稅收比照大豆和豆油的稅收政策,實行進銷均13%稅率的辦法,切實減輕麻類加工企業稅收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