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國石油企業協會、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發布《2015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其中“一帶一路”戰略為油氣企業帶來的機遇引發關注。業內專家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走向深入,中國油氣企業應堅持“能源輸入”和“能源輸出”并舉,采用多元化油氣貿易方式,擴大油氣貿易規模和貿易頻度,加快建立區域性的油氣貿易網絡和貿易中心,最終形成油氣貿易新格局。
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彭元正表示,油氣合作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容。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目前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已達30%。此外,中國還面臨著海外油氣資源獲取難度增大、原油定價話語權薄弱等問題。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沿途國家的能源合作,將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新思路。
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中,油氣企業應堅持“能源輸入”與“能源輸出”并舉。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連建家對記者說,中國不僅將為資源豐富的國家提供穩定的能源市場,大量進口油氣資源,而且應該成為廣義上的“能源輸出大國”,帶動沿線國家能源行業的發展。中國石油企業在“上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同時,也應該同時“下載”相關的能源產品以滿足沿線國家的需求,做到“能源輸入”與“能源輸出”并行并重。
由于投資不足和技術的限制,目前部分中亞國家能源行業發展較為緩慢,相關設施建設滯后,冬季供暖和電力短缺現象較為普遍。因此,連建家表示,中國企業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油氣合作的同時,也應加強技術輸出和資本輸出,在沿線國家建立相應的煉油廠、發電廠,延伸油氣產業的下游產業鏈,截留部分油氣資源直接轉換為能源消費產品,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此舉不僅可以緩解相關國家的能源緊張局面,也降低了輸向中國的能源通道的政治風險,有利于各方長遠的能源安全。
構建區域貿易網絡和貿易中心也是業界關注的問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中國正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探討建設自由貿易區,商務部正在研究確定“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自貿區戰略布局。圍繞在中國周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漸成網狀,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家,內地與香港、澳門以及大陸和臺灣已簽定經貿合作協議。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指出,中國可以逐步分別在上海和新疆霍爾果斯建立亞太地區的海上和陸上油氣貿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