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人民幣不斷升值,進口棉花配額限制導致國內紡織企業原料成本較高,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在出口方面的成本優勢已逐漸喪失,主要紡織服裝進口國美國、日本等已經大幅減少在中國的訂單;另外,企業還考慮到減少貿易摩擦和規避關稅等因素,最終出現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開始將工廠遷移至勞動力成本更有優勢的越南、緬甸、柬埔寨、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的現象,并已漸成趨勢。
像魯泰A繼在柬埔寨、緬甸試探性投資后,近日公司將在越南建設公司第三個海外生產基地。投資建設6萬錠紡紗及年產3000萬米色織面料生產線項目,公司是全球最大色織布基地。
但業內人士也表示,盡管在東南亞等地區投資紡織服裝業的優勢開始顯現,但也要保持高度謹慎,當地政治局勢不穩、產業鏈不完整、承接大型紡織裝備能力有限、勞動生產率不高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都可能引發投資風險,導致投資效率的降低,甚至投資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