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最受行業關注的煤電長協談判即將落地。記者23日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協會仍在匯總電煤企業的合同階段,行業談判處于尾聲。記者進一步從大宗商品資訊提供商安迅思獲悉,1月20日,國內四大礦神華、中煤、伊泰、同煤與中國煤炭運銷協會聯合召開會議,擬定2015年年度下水動力煤長協價格以520元/噸做基準價,大客戶執行優惠10元。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目前煤電雙方對長協價格仍有分歧,但從大局出發以及從各自利益考慮,預計2015年的年度長協價格或將定在500至510元/噸的區間。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告訴記者,“一位大型電力集團的負責人稱,煤企提出的價格,五大電力集團并不接受,現在雙方仍在僵持,并準備冷處理目前的長協談判!
事實上,隨著煤炭行業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煤電年度合同談判確定的價格不再像過去一般不可動搖。根據中煤協的數據,2014年煤炭市場價格經歷了年初大幅下滑,10月份以后小幅回升,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由年初的161.8點下降到10月10日的136.2電,之后小幅回升至年末的137.8點。具體來看,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年末375至385元/噸,下降65至70元/噸;秦皇島港平倉價510至520元/噸,下降120元/噸。
鄧舜認為,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出于煤炭行業脫困重視的考慮,并不希望長協價格定得太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姜智敏在昨日的會上表示,2015年,全國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將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市場供大于求態勢難以根本性改變,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行業運行形勢依然嚴峻。
姜智敏進一步透露,日前國家發改委召集了多個部門召開了第22次煤炭行業脫困部際聯席會議。會議從多個方面部署2015年煤炭行業脫困措施,即嚴格治理違法違規、煤礦不安全生產、超能力生產行為;嚴格治理劣質煤生產消費,對高灰高硫的進口煤嚴格控制。
對于煤炭行業是否觸底反彈,行業判斷不一。510元/噸的意向性談判價格與2014年末基本持平,可以看出煤炭行業脫困措施初有成效。去年以神華和中煤為代表的大型煤企基本執行了國家限產要求,昨日會上發布的《2014年中國煤炭工業改革發展情況通報》顯示,2014年前11個月全國煤炭產量35.2億噸,同比下降2.1%,預計全年同比減少2.5%左右,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全年進口也下降10.9%。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2015年主管部門加強減產限制進口的監管,煤炭行業去庫存加速,行業有望企穩。2015年初開始實施的進口煤檢測新政有加緊趨勢,知情人士透露,國家質檢總局派出工作組到地方督查情況,嚴格執行14個工作日化驗出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