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輕工紡織 >> 正文
紡企“紅利”將助推中國棉紡產業再次騰飛
來源:中國產業網 時間:2015-1-19 14:56:42 用手機瀏覽

  目前來看,紡企正在享受政策調整帶來的“紅利”。最近這些天來,在與一些業界人士交流過程中,深感紡企的一些不同凡響的變化,尤其在成本控制、贏利水平、產品升級等方面的不一樣。

  本年度,臨時收儲政策退出,目標價格政策取而代之。如此一來,長期處于割裂狀態的內外棉價將實現接軌。短期來看,紡企將不再“使用世界上最貴的棉花”,提升競爭力。長期來看,有利于整個棉花產業鏈走向正常的發展軌道。

  目前,紡企面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江蘇1家20萬錠紡企負責人說,目前他們庫存的高成本紗線已銷售一空,現在使用的全部是低成本的新季棉花,因此也就實現真正贏利。以他們廠生產的精梳40支為例,主要配棉為新疆棉、地產棉,目前新疆3128級棉到廠價14300元/噸、地產棉3128級到廠價13100元/噸,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17250元/噸下跌4000元/噸一線。但自2014年5月至今,精梳40支紗線價格下跌2600元/噸。因此,紡企的紗線利潤增加4000-2600=1400元/噸一線。

  “不僅是精梳40支,包括普梳、氣流紡等幾乎所有純棉紗,基本都實現利潤的轉負為正。”負責人說,之所以到現在仍有不少企業“叫苦連天”,其實是因下游需求暫時未顯現,產成品仍然總體處于滯銷狀態。不過,紡企此刻之苦已非彼時之苦。

  除原料成本大幅下幅,2014年10月以來,給紡企印象最深是棉花質量的大幅改善。在3年臨時收儲時期,紡企用棉除少量進口棉之外,大部分都要通過競拍購買國儲棉。然而實施臨時收儲政策,棉農種棉花關注的只是產量,造成我國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質量明顯下降,部分棉企為增加交儲量,把部分低等級棉與高等級棉摻在一起,從而拉低高等級棉的品質,棉花質量問題成為紡企擔憂的首要問題。但2014年10月以來,紡企與棉企、棉商直接對接,選擇的余地放大。買不買、買什么質量的棉花完全是紡企說了算。這樣一來,上游棉農、棉企在銷售、加工棉花過程中,有意識將棉花分等級處理,以提高效益。

  “近2年,市場加劇紡企的洗牌,倒逼企業轉型升級。”1位市場人士說,經過這幾年的競爭,現在能夠留存下來的都是“雄獅”,也是產業升級轉型的結果。

  我們有理由相信,目標價格政策給紡企帶來的絕不僅僅是目前的這一點點利益,它終將成為中國棉紡產業再次騰飛的“推動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春節假期后新疆高等級棉花價格上漲
原料成本較高 紡織產能外遷已成趨勢
冀魯豫部分棉企啟動緩慢 紡企開工困難重重
新疆棉性價比難合心意 棉花產業現代化進程亟須加快
棉花市場各項價格指標下滑 紡企補庫情況不理想
紡織企業壓產 觀望棉價“冰桶”效應
國內棉花定價機制要改革 利好出口紡織企業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有助降低棉花價格 利好下游企業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