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2014年紡織產業轉移工作座談會暨百家紡織服裝企業進衡水推介會在河北衡水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主任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楊峻,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會長倪陽生,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馮德虎,衡水市委書記李謙,衡水市長楊慧等領導出席會議。
王天凱在會上指出,紡織產業轉移已經經歷了一個高峰期,但是紡織產業轉移仍將是大趨勢且將不斷加強。紡織產業轉移調整要結合國家的相關戰略,把國家戰略、地區發展規劃以及行業區域調整緊密進行銜接,協同發展好。同時還要根據紡織行業不同發展特征和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情況,對相關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有針對性搭建平臺,加強相關的對接工作。
王天凱表示,對于衡水紡織產業發展,中紡聯將盡最大的努力支持和配合,同時做好相關配套,做好服務,共同推動衡水紡織產業邁向一個新臺階。
張杰輝在會上表示,感謝中紡聯和紡織企業對衡水紡織產業的支持和幫助,希望衡水紡織產業未來發展要繼續保持高起點和高標準,把紡織產業做大做強。同時也希望中紡聯和行業內企業能夠繼續支持衡水紡織產業的發展。此外,河北省委省政府也將對衡水紡織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務力度,推動衡水經濟的發展。
孫瑞哲在會上強調,紡織產業轉移在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區域現代化發展新思維,打造區域轉移發展空間新格局,要讓技術升級和人才智力為產業轉移保駕護航,同時還要使產業配套和政府引導相輔相成,充分發掘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孫瑞哲表示,下一步紡織產業轉移工作要圍繞五個方面。一是優化產業調整,做好“十三五”產業規劃。二是規劃發展產業園區,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相融合。三是發揮重點地區帶頭作用,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四是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聯動發展。五是加強區域互動合作,搭建產業轉移促進平臺,更好推動紡織產業轉移一體化發展。
2014年,我國紡織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伴隨著“一帶一路”等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的出臺,紡織產業轉移已具有了全新的特點。楊峻在會上指出,我國東部、中西部和部分海外地區作為紡織產業轉移的三個發展極,關聯互動更加緊密,也更加凸顯了紡織產業轉移的多元化趨勢。目前我國紡織產業轉移呈現出五個特點:一是轉移升級成為紡織轉移主旋律。二是特色經濟呈現園區轉型新趨勢。三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是產業園區發展的驅動力。四是人力資源成為轉移升級關鍵。五是政策導向仍是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
楊峻表示,未來我國紡織產業轉移將呈現三方面趨勢,首先是以東部提升為主,向西部轉移延伸,實現全產業鏈建設。其次是承接產業轉移將與當地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走產城一體化的道路。再次是紡織企業在產業轉移中轉型升級將成為結構調整的主旋律。
會上,河北衡水工業新區被授予“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衡水工業新區管委會分別與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天津紡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外,會議還對相關個人頒發了“全國紡織產業園區建設突出貢獻獎”和“全國紡織產業轉移招商工作先進個人”以及“2014年度紡織產業轉移好新聞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