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2014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同時出爐。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1%,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表示,兩個指數“一落一升”,反映當前我國各產業增速此消彼長和經濟結構優化的態勢。2015年,我國經濟具備保持中速增長的條件,應加快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制造業PMI微高于臨界值
12月份,我國制造業PMI僅微高于榮枯線臨界值,但降幅收窄。從分項指數看,與上月相比,除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上升外,其余各分項指數均有所回落。
“我國制造業保持穩定運行的基本態勢,但增長動力仍顯不足!眹医y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說,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下滑,相關行業企業投資動力不足,生產和訂單受到一定影響,是PMI回落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12月份,生產指數為52.2%,低于上月0.3個百分點,影響PMI回落0.08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影響PMI回落0.15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陳中濤分析說,臨近年底,各地加大節能減排任務落實力度,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步伐,加之部分企業為壓低庫存控制生產,影響了生產指數的下降。而新訂單指數的回落,一方面反映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供需不對稱,批量化粗放式生產方式與“小批量、多批次、個性化”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產需脫節,企業接單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業PMI連續位于臨界點以下,分別為48.7%和45.5%,表明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不少困難。一些小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矛盾加劇、接單困難、產品價格上不去、效益差等問題。由于市場環境已經出現明顯變化,但企業自我調整尚需要時間,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下降。
不過,我國經濟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其中,從業人員指數波動較小,在48%以上保持穩定,表明就業形勢良好,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分行業看,食品及酒飲料、紡織服裝等行業訂單增加,生產加快,元旦、春節效應開始提前釋放;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新訂單明顯上升,新訂單指數升幅達到兩位數,顯示基建投資、鐵路建設加快,對經濟增長將形成一定支撐。
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說,PMI指數走勢表明工業增長仍呈下行狀態,但勢頭趨緩。不過,企業去庫存活動開始減少,外需拉動作用有所增強,預計未來市場需求總體趨穩。綜合判斷,當前經濟運行處于由降轉穩的過程中。
非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
12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繼續小幅回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非制造業經濟延續上升趨勢,特別是服務業經營活動和市場需求增速均有加快,節日消費特點突出,帶動零售業活動和相關郵政快遞活動保持活躍,拉動內需增長。
趙慶河認為,2014年以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加快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促進了下半年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走勢平穩。其中,零售、電信、互聯網軟件、郵政快遞等行業表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
各單項指數也進一步印證了當前服務業發展態勢的判斷。12月份,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手訂單指數和存貨指數與上月相比均有所上升。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3.6個百分點,在手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其余各單項指數呈現下降,降幅均在1個百分點之內。
從就業看,去年以來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穩定在49.0%左右,整體水平高出制造業。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武威分析說,服務業活動持續活躍推動了從業人員指數實現連續兩個月小幅上升,反映服務業對穩就業的作用相對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非制造業投入品價格指數和銷售價格指數延續回落趨勢,特別是服務品價格指數回落意味著市場的通縮壓力在增大,國際主要商品價格持續下行也加大了通縮壓力。蔡進表示,我國仍應注重防范通縮風險,但也要把握力度,防止價格劇烈波動,保持價格的穩定可控。
適時適度用好政策杠桿
在趙慶河看來,12月份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兩個指數的“一落一升”,表明制造業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仍面臨較大困難和壓力,而非制造業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仍在穩步推進。
“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保持穩定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有利條件!标愔袧治稣f,加快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將促進新興產業、新興業態成長。我國在許多領域仍需加強投資,隨著更多投資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確立,投資增速有望在16%左右保持穩定。
武威則認為,盡管服務業活動在短期內無法明顯提升經濟增速,卻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受益于改革和發展的信息、旅游、文化消費等新興服務業仍將會有較大發展空間;在“一帶一路”、新城鎮建設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的推動下,基礎建設需求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有望強化。
此外,我國許多企業在創新經營模式、加強和完善內部管理方面都有許多新動作;原油、礦石等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大幅回落,有利于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只要對經濟形勢把握準確,對市場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對路,對政策措施運用得當,宏觀經濟保持中速增長是具備的條件!标愔袧J為,當前必須加強社會預期引導,增強經濟發展信心,避免社會上產生經濟持續下行預期,對企業生產、投資等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政策失靈,市場啟動緩慢。同時,要結合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地運用貨幣政策杠桿活躍經濟、增強信心;財政政策要創新工具和手段,發揮好更為積極的作用;及早做出計劃,分步驟、有秩序地加快實施相關項目,使之盡快發揮好穩定經濟的支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