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生產并消費了全球近一半的煤炭。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空氣污染而言,控制煤炭的消費量至關重要。好消息是,中國的煤炭消費可能已經在2013年見頂了,未來也不太可能再“回來了”。
在12月27日于北京召開的“2014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研究員姜克雋表示,一種比較激進的說法是,2013年煤炭消費量或已達到中國煤炭消費量的峰值。
姜克雋解釋說,按照原來的模型分析,中國將在2016年煤炭消費量達到控制開始往下降,但今年煤炭消費量已經在下降,目前分析結論是2015年也不會有上升,這也就意味著煤炭消費量今年在降,明年又回不來,按現在的經濟發展緩慢的形勢,諸如鋼鐵、水泥等用煤大戶產能過剩,其生產量將下降,導致用煤量下降,總體的判斷是煤炭消費量“到未來也已經是回不來了”。
姜克雋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預計到202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為45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量將降至31-32億噸,甚至有可能降至30億噸。這也意味著,2020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可能比2013年再降10%以上。
而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行動計劃”)中明確,到202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左右,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
按照姜克雋的說法,到202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和煤炭消費總量都控制在行動計劃指標內,且煤炭消費總量要比行動計劃低三成左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7.5億噸標準煤,煤炭消費總量為24.75億噸標準煤,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此前統計,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為36.1億噸,
這也就意味著36.1億噸或為中國煤炭消費量的峰值。
姜克雋稱,其實也許根本就不用考慮對于煤炭行業國家在真正控制什么,國家在鼓勵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發展的情況下,能源消費總量又增長緩慢,也就等于煤炭消費量已經在下降了。
這種能源消費“去煤化”的趨勢在2013年已經顯現出來。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增幅由前十年年均增加兩億多噸,降到5000萬噸左右,煤炭消費增幅也由前十年年均增長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在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面,此前的行動計劃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5000萬噸標準煤。
姜克雋對澎湃新聞表示,按照國家的計劃,每年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量約增加7000萬噸標準煤,到2020年將增加約3.5億噸標準煤,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核電和天然氣的消費量將增加6-7億噸的標準煤。
除此之外,再考慮到目前交通的需求,石油消費量也將增長的話,則到2020年煤炭的消費量將有可能降至31-32億噸。
姜克雋稱,應當向煤炭行業及時傳達這種“悲觀”的情況,煤炭行業要切實做好行業自身的準備,如果現在或較早達到煤炭消費量的峰值的話,到底應該怎么辦,應該怎么做到精和尖,不能再一味地求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