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衛浴的追求不再只是舒適和時尚,而更多考慮的是衛浴的實用性和環保性。而衛浴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健康,所以說衛浴企業不能再走“以價格制勝”的營銷道路,在經營模式上轉變才能得到長效發展。
衛浴市場或將進入調整期
近幾年衛浴市場先是市場飽和,后有原材料漲價,自然災害、房產萎縮、終端消費需求不足、加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眾多原因之下,衛浴行業一下子跌入了市場的低谷,市場上的寒氣凜冽刺骨,過冬之聲不絕于耳,期待房產市場回暖的行業人士大有人在,一盆冰冷的雨水把衛浴行業澆了個全身透。
在衛浴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自我檢查,不去自我衡量,也沒有尋找到自己的市場位置,這讓廣大企業負責人失去了應有的市場危機感和風險意識,衛浴企業不斷膨脹,一旦遇到市場急劇變化或者市場急剎車,就無法進行快速調整。
可以說,在國家整體經濟相對穩定的環境下,中國衛浴產業遭遇的寒冬只能算是局部挫折,并不是全面的沖擊,但廣大衛浴企業一系列問題卻集中暴露出來了:跟風仿冒比比皆是,企業戰略不清晰,缺乏長遠規劃;概念營銷泛濫,渠道建設乏力,市場銷售更多處于自然銷售狀態;企業管理缺乏系統性、產品缺少效益最大化、市場監管不力等一系列問題讓各大衛浴企業站在了市場寒冬的風口上。
衛浴經營模式待突破
目前衛浴行業整體處于粗放式經營狀態,在生產、管理、銷售、投資上都沒有實現精細化,這與各大衛浴企業多年來忙于上項目、上規模而忽視自我調整、管理有很大關系,從而“積勞成疾”。病來如山倒,衛浴企業往往因為一兩個漏洞而轟然倒塌,但自我完善卻是隨時、長期的建設體系,不可能一蹴而就。
危機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意識不到危機的來臨。改革開放,在經濟上的成就不僅僅是每年的GDP和經濟總量的增長,最可喜的是培養了一批具有超強市場適應能力的企業,衛浴行業亦是如此。據了解,在這一場寒冬來臨后,一些衛浴企業已經開始采取積極的態度進行自我調整,不斷實施品牌戰略升級,尋求新的市場突破。
面對困難,有積極解決的態度肯定是好的,這不僅只是對自我的解封,更是以一種迎難而上的態度,引導整個行業在困境中愈挫愈勇,“梅花香自苦寒來”,相信在一場寒冬過后,通過衛浴企業的自我反思、調整和改造,衛浴產業將會迎來更輝煌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