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美原油對歐佩克依賴度日益降低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4-11-25 18:28:08 用手機瀏覽

  歐佩克出產的原油目前占據全球總原油產量的三分之一,然而目前,美國對歐佩克原油的依賴度正在削減。美國能源部(DO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消費的比重已從2005年的60%大幅降至目前的30%;同時,歐佩克原油占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比例也在2013年大幅降至38%,而1980年這一數據為62%。

  美國進口量逐年下降

  英國《金融時報》對美國能源部公開發布的數據進行分析后推算出,今年8月歐佩克原油占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比例也已跌至40%,為每日290萬桶,是近30年來的低位;而2014年美國原油產量也大幅上升至每日895萬桶,為近30年來最高水平。

  目前,雖然美國從科威特和伊拉克進口的原油有所增加,但其從阿聯酋和卡塔爾進口的原油數十年來一直保持很低水平。此外,美國從歐佩克最大產油國沙特進口的原油為每日89.4萬桶,略低于進口總量的12%。而在高峰時期,海灣國家的原油曾占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一。

  上述數據顯示出,美國對外國原油的需求量正在降低,而美國本土的原油產量正隨著頁巖油氣產量的激增而穩步增長。對此,高盛集團在其報告中表示,美國的頁巖油未來將會取代歐佩克,成為原油生產的最大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歐佩克正在失去定價權,全球石油生產量的增長超過了需求的增長。

  油市已成“買方市場”

  普氏能源資訊全球石油編輯總監埃斯瓦瑞-拉馬薩米認為,供需失衡是國際油價下跌的根本原因所在。一方面,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展增速放緩、美國進口原油的數量也在進一步減少,導致需求疲軟;另一方面,中東維持高產、美國新增原油產量的不斷增加導致供應充足。

  眼下,由于美國這匹“黑馬”的闖入,原油市場的供應顯得更為充裕,與此同時,全球石油市場也正面臨著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目前美國依然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凈進口國。而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歐洲原油的消費高峰已過,經濟增長強勁、同時原油需求旺盛的亞洲未來將成為各方爭奪的市場。而中國作為最有潛力的買家,更是各方爭奪中的重點。

  在此背景下,曾對市場有“呼風喚雨作用”的歐佩克實際上正在喪失對原油市場定價能力的掌控權,而開展了頁巖油氣革命的美國則在價格博弈中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主導作用,從而成為先發性“產量調節者”。

  德意志銀行大宗商品基金經理龔達維表示,歐佩克日益無法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平衡原油市場角色,無法通過調整石油產量目標來影響油價,“盡管我們仍相信歐佩克依然是生產調節者,但它不再是率先行動者,這也是目前全球石油市場買方市場現狀的重要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歐佩克或難達成限產協議 國際油價恐難獲支撐
歐佩克增產意愿強烈 國際油價漲勢放緩
伊朗難減產 歐佩克稱供油過剩將加劇
歐佩克表示愿與其他產油國合作穩定油價
國際油價“跌跌不休” 利多中國經濟復蘇
俄羅斯或與歐佩克討論減產事宜
大型產油國應聯合減產
國際油價跌到頭了嗎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