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明確了輸配電準許成本核定辦法,建立對電網企業的成本約束和激勵機制。
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初即啟動,從2000年開始大范圍討論電改事宜,被業內稱為“5號文”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方案于2002年頒布了,其思路是建立競爭性市場,要點是“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皬S網分開”即把電廠和電網分開,“主輔分離”即把電力企業的主業和輔業分離,“輸配分開”即把輸電和配售分開,前面12個字是為最后4個字“競價上網”服務。
發改委新發布的《通知》指出,將現行電網企業依靠買電、賣電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改為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即政府以電網有效資產為基礎,核定準許成本和準許收益,固定電網的總收入,并公布獨立的輸配電價。同時,明確了輸配電準許成本核定辦法,建立對電網企業的成本約束和激勵機制。新電價機制自2015年1月1日起運行,原有相關電價制度停止執行,電網企業按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
“輸配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輸配環節的真實成本將呈現出來,市場化定價、自由競價將變成可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此次由深圳作為試點進行的輸配電價改革是電價體系改革的第一步,所以目前對整個電力行業的影響還無法預估;蛟S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效果,但仍需關注明年起開始的新價格機制。如果價格出現一定的變化,那么將會對整個電力行業帶來影響,但是如果價格沒有變動,那么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此前,為促進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國家發改委曾經核定了18個省級電網電力直接交易輸配電價,但由于電力直接交易規模不大,電網企業通過低買高賣獲得收益的模式并未得到改變。而上述《通知》中則提到,“在獨立輸配電價體系建立后,要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側電價市場化”,這就意味著未來直購電有望獲得大范圍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