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雷平喜在出席某會議時針對2015年鐵礦石市場進行了預測。他預計2015年全年62%礦粉平均到岸價格在92美元/噸左右,較2014年全年平均價格下降10%左右。
雷平喜分析說,2015年全球粗鋼消費預期下降,粗鋼產量增幅略低于2014年,預計全年增長2.4%左右;中國粗鋼消費繼續微增長或小幅下降,產量增幅低于2014年,也低于全球水平,預計全年增長1.7%左右。鋼鐵市場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鋼材價格反彈力度有限,企業資金繼續緊張,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產能調整勢在必行。
他認為,2015年仍然是四大礦業公司產能快速釋放期,世界鐵礦石出口增長將超過7%,短期市場供大于求的趨勢繼續擴大。國內鐵礦企業由于資源稟賦差,運營效率低,生產成本高,一批中小礦山會停產關閉,國產礦2015年將出現下降,預計下降幅度在10%左右。
此外,雷平喜還表示,鐵礦石價格大幅度下跌,短期看,降低了進口鐵礦石的成本,對緩解鋼鐵企業的經營壓力有利;但中長期看,低礦價會導致國內鐵礦資源勘查開發項目融資困難,投資下降,規模萎縮,不利于國內鐵礦企業的穩定發展;而各大國際礦業公司選擇增產、擴張,不斷增加鐵礦石供應,進口礦大幅增加,對外依存度繼續攀升,造成我國鐵礦資源緊約束狀態加劇,資源保障矛盾更加突出,并將對我國鋼鐵工業和經濟安全帶來更加重大的影響。
鐵礦石價格持續下跌,也不利于海外礦山投資的成本回收。我國目前的鐵礦石海外投資普遍都在高價位投入,建設周期拉長、投資超支現象突出。由于礦價下跌,未來投產產能將無法達到預期的市場收益,加重投資企業的資金鏈壓力,甚至有可能導致其承受不起價格下降帶來的沖擊,被國際大型礦業企業低價收購。
他最后還指出,當前鐵礦石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有市場供需基本面的影響,但絕不單純是供求關系的準確反映,更不能把80美元/噸以下的超跌價格說成是“市場合理價格”,寡頭壟斷和炒作勢力等因素的影響不但沒有消弱,反而在持續增強,未來鐵礦石價格走勢并不是只有單一向下的路徑,而是新形勢下“礦”與“鋼”博弈的綜合體現,取決于礦業巨頭的經營戰略,更取決于我國鐵礦資源供應保障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