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令國際油價昨天下跌,12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76美元,收于每桶78.78美元。國際油價近期下探到每桶80美元以下,油價跌了,各方都為之叫好。但對石油公司來說,卻是打擊巨大。有報道甚至說,原油價格暴跌,讓全球油企紛紛掀起了“瘦身”潮。
比如,第三季度?松梨、殼牌、雪佛龍三大巨頭合計營收達到189億美元,但由于提取石油和天然氣的成本上升,三家公司已經擱置了擴張計劃,剝離了利潤率較低的部門。
殼牌公司上周發布報告還表示,公司目前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低于十年前水平,并且未來兩年很可能持續下滑。雪佛龍因為擔憂成本問題決定延緩投資,埃克森美孚的產量也下跌至近五年來的最低點。
有研究顯示,削減產量并不僅僅是大型石油公司。去年以來,全球各國的石油公司取消或者延遲推進的項目,總額超過了2000億美元。金銀島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韓景媛認為,石油行業的蕭條已經有了波及到中國油企的跡象。
接下來,國際油價將會如何變動,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韓景媛判斷,在每桶80美元附近震蕩,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油價的走勢。
油企瘦身的同時,航空公司終于有了吃飽的可能。根據發改委制定的聯動政策,隨著國際油價的下降,國內航油含稅出廠價每噸同比降幅也超過了10%。而目前,國內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都已經超過總成本的40%,是最大支出。這一輪航油價格的下調,也意味著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將下降。
有分析師預計,考慮到航油成本下滑帶來的成本節約,以及匯兌損益的變動影響,預計2015年上半年民航業績將同比正增長,業績最差的時點已經過去。當然,也有人并不這么樂觀,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航空運輸服務研究所所長鄒建軍就認為,油價下降的利好很難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