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跌幅有所收窄,但是國內現貨鋼市的下行通道依然在繼續。全球鐵礦石市場在艱難掙扎,圍繞市場的“低點”,國際礦業巨頭不得已而為之的“高產量”與總體的弱勢行情,同時存在,互相影響。
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最近一周,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小幅回調,報收于110.88點,一周下跌0.21%。市場人士說,上一周鋼材期貨和鋼坯價格雙雙回落,鋼市信心轉向悲觀。這一周期貨和鋼坯價格小幅回暖,現貨鋼價的跌幅明顯收窄。不過,市場的成交依舊低迷,加之到了月底月初,商家大多選擇“以價換量”,對后市持悲觀的態度。
據分析,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整體弱勢盤整。上海、杭州等地有所小漲,但合肥、南寧等相當一部分地區價格依然下行,噸價一周下跌20至50元。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區的建筑鋼市場整體上漲,原因是APEC會議將臨,資源運輸方面受到一定的抑制,所以部分工地開始備貨,市場成交放量。
在板材市場上,價格總體下跌。熱軋板卷市場價格是弱勢下行,只有上海、武漢等少數地區價格略有小漲?傮w而言,市場成交不佳,商家心態轉向悲觀。特別是東北地區,已進入冬季,下游采購比較低迷。中厚板市場總體弱勢下探,上海、福州等地噸價一周下跌10至70元,但市場成交依舊不暢,商家紛紛選擇“降價跑量”。隨著新貨資源的補充入市,接下來市場的供應壓力不會小。
全球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已成“新常態”。據“西本新干線”的最新報告,在國產礦市場上,10月份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走跌,國內中小型礦山企業停產減產的增多,但國有大礦山及鋼廠附屬礦山的生產依然基本正常。10月份進口礦價先漲后跌,總體圍繞每噸80美元這個市場“低點”波動。截至10月30日,普氏62%鐵礦石指數收報在每噸79美元的價位上。但是,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礦企卻被迫進入了“拼成本、拼產量、拼市場份額”的“三拼”競爭中。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全球第二大礦商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今年三季度的鐵礦石產量均創出了其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旬,國內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旬環比終于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重點鋼企的庫存量也有所下降。這個“雙降”,應該說是在持續低迷的行業窘態中透出的“一點好消息”。包括山東在內的國內產鋼地區都已在制訂和部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如果結合市場的倒逼力量,中國鋼鐵業的艱難調整會一步步地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