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國民經濟增速回落,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但是經濟增長對鋼材需求強度持續下降,鋼材消費增長乏力,由于粗鋼產量仍然保持增長,市場供大于求矛盾異常突出,鋼材價格又創新低。得益于原料價格降幅較大,全行業整體雖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
一、國民經濟降速與經濟結構調整疊加,鋼材需求強度下降
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長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長7.3%,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很大。
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3.7%,增幅回落3.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4%,增幅回落4.9個百分點。
房屋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2.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扣除土地購置費的投資同比增長9.2%,增幅同比回落13.6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9.3%,去年同期為增長7.3%;同時房屋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6%,而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長28%。由于銷售困難,房地產商購地意愿下降,前三季度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6%,降幅同比擴大1.3個百分點。
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速同比回落1.1個百分點。9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增速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
經濟增速回落的同時,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第三產業比重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快于工業,高科技產業增加值加快增長,經濟結構向高端邁進的態勢明顯。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增強,1-3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48.5%,比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高7個百分點左右,整個經濟再平衡的態勢比較明顯。經濟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經濟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的步伐加快,但是這種轉變對鋼材的需求強度在下降。經濟增速下滑與鋼材需求強度下降疊加,造成了前三季度鋼材表觀消費量難以增長,在產量增加的現實情況下,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異常突出。
二、1-3季度鋼鐵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1. 粗鋼產量持續增長,增幅有所回落
前三季度,全國共生產粗鋼6.18億噸、生鐵5.42億噸、鋼材8.39億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4%、0.38%和5.02%,增幅均大幅回落。累計平均日產226.37萬噸,按此水平測算,2014年粗鋼產量將為8.26億噸。前9個月我國粗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50.21%,比上年同期提高0.69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會員企業粗鋼產量4.95億噸,同比增長1.58%,低于全國增速;9月份會員企業粗鋼產量同比下降0.52%,會員企業控產量取得一定成效。
2. 鋼材出口大幅增長,進出口價差持續擴大
前三季度,全國出口鋼材653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39.3%;進口鋼材1101萬噸,同比增長5.0%,保持小幅增長;折合粗鋼凈出口5780萬噸,同比增加約1900萬噸,同期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加約1390萬噸。9月份出口鋼材852萬噸,環比增加76萬噸,增長9.8%;進口鋼材136萬噸,環比增加19萬噸,增長16.2%。前三季度鋼材進口均價1246美元/噸,同比增長37美元/噸;出口均價783美元/噸,同比下降74美元/噸;進出口價差擴大到463美元/噸,進出口價差仍在加大。鋼材出口大量增長主要由于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跌,而國際市場價格下跌較少,國內外價差較大。
3. 社會庫存持續下降,企業庫存有所增長
10月份22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為931萬噸,環比下降38萬噸,連續7個月保持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步趨緩。10月份五大品種庫存除熱軋板卷外其他均在下降,其中線材和螺紋鋼庫存減少量較大。10月份全國主要地區除西南和華北外庫存均在下降,其中華南庫存下滑量較大。據鋼鐵協會統計,10月上旬會員企業產量比9月下旬增加18萬噸,但同期會員企業鋼材庫存增加78萬噸、粗鋼庫存減少10萬噸,說明鋼廠目前銷售有一定困難。
4. 鐵礦石供大于求,價格持續下跌
前三季度,國內鐵礦石原礦產量11.23億噸,同比增加7586.06萬噸,增長7.24%,其中9月份國內鐵礦石產量為1.37億噸,同比下降0.36%,國內鐵礦石出現減產。前三季度,進口鐵礦石6.99億噸,同比增長16.5%,其中9月份進口鐵礦石8469萬噸,環比增加981萬噸,增長13.1%。進口鐵礦石港口庫存自5月份達到峰值后,6月、7月、8月、9月連續4個月出現小幅下滑。9月末港口庫存為11069萬噸,較年初仍增長約23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836萬噸。鐵礦石價格整體保持下跌走勢。前三季度進口均價為108.09美元/噸,同比下降21.66美元/噸。9月份鐵礦石進口平均價格88.53美元/噸,環比下降2.32美元/噸,9月下旬跌破80美元/噸。
5.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下降
前三季度,鋼鐵工業(包括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煉鐵業、煉鋼業、鋼加工業,扣除了鑄造業和鐵合金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98.68億元,同比下降4.35%。其中,煉鐵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大幅下降25.55%,鋼加工業同比下降6.4%,煉鋼業同比下降11.24%,只有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仍然保持增長,同比增長6.43%。
民間投資占比提高。前三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3599億元,同比下降5%,其中民間投資占比80.38%,同比提高2.82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完成投資1344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民間投資占比89.52%,同比提高6.05個百分點。
6.鋼材價格屢創新低
9月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為86.35點,連續第12個月低于100點,同比下降14.22點,降幅為14.14%,其中長材價格降幅大于板材價格降幅,均是2003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進入10月份以來,價格繼續下跌,10月17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跌至86.15點,持續創出新低。據鋼鐵企業財務結算價格監測,9月份鋼材平均結算價格(不含稅)環比下降108元,下降3.55%,降幅擴大2.03個百分點;累計同比下降314元/噸,降幅為9.06%。
7.全行業仍處于盈虧邊緣
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172.40億元,同比下降0.22%;實現利稅796.50億元,同比增長15.92%;實現利潤192.82億元,增長71.26%。累計虧損面25%,同比下降6.82個百分點;虧損額80.86億元,同比下降29.58%;銷售利潤率為0.71%,同比提高0.30個百分點。從利潤的構成情況來看,9月份當月主營業務利潤環比有所下降,1-9月份主營業務利潤繼續保持盈利。企業資金方面持續趨緊。前三季度大中型鋼鐵企業期間費用同比增長7.48%,其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2.88%。應收應付賬款均大幅增長,其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6.78%,應付賬款同比增長10.97%。
三、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
前三季度全社會就業情況穩定,已經提前完成新增1000萬就業崗位的年度目標,即使經濟增長略低于全年目標,政府出臺重大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也不大,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下游行業中,房地產市場持續冷淡,雖然大部分限購城市都已松綁,但成交量并未迅速上升,從新開工面積以及土地購置面積等指標看,房地產行業復蘇仍需時日;汽車產量雖保持增長,但主要用國產鋼材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下降;機械工業訂單增長乏力,存在下行壓力,其中工程機械、重型機械產品增勢低迷,農機行業產量逐月下降;家電行業表現低迷,冰箱、洗衣機銷量下降,家用制冷、清潔電器、廚房電器的庫存均達到歷史高點。
下游行業需求增長乏力,1-9月份全國粗鋼(折合量)表觀消費量約5.6億噸,同比減少516萬噸,下降0.9%,而粗鋼產量保持高位,同比增長2.34%,市場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鋼材價格難以回升。9月份鋼材出口再度回升,預計四季度保持穩定,今年鋼材出口突破8000萬噸已成定局。但是大量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必將帶來貿易摩擦增多,從而影響產品繼續出口,并且出口低附加值產品不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需要,必將帶來出口政策調整。因此,以目前的產品結構大量出口消化國內過剩產量并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鋼廠要堅持沒有邊際貢獻不生產,低于成本不銷售,不付款不發貨的原則,切實控制產能釋放,將供求關系恢復到合理水平,行業才能擺脫困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四、需要關注的突出問題
1.經濟增長“新常態”對鋼鐵行業影響深遠,除了經濟增速下滑,經濟增長對鋼鐵需求強度下降的影響將更大,兩方面因素疊加導致了今年以來鋼材需求增長乏力,這種情況將成為常態。鋼鐵企業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的經濟增長方式,盡快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蛻變過程,一方面主動控制產量釋放,另一方面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種檔次,不斷滿足日益提高的下游用戶新需求。
2.煤炭、鐵礦石價格近期出現止跌回升態勢,但其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并未改變,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采購節奏,避免集中大量補庫,防止人為抬高煤、礦價格。鐵礦石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影響與引導作用逐漸發揮,鋼廠在采購前要多關注期貨市場走勢,增強價格波動預判,盡量規避價格風險。
3.近期企業負債率下降,銀行借款減少,表明企業在控制債務規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方面有些效果,但是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應收應付賬款繼續上升,企業應合理控制產量釋放,加強資金管控,防范資金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