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體制改革作為最受矚目的改革之一,隨著時間推移,距離中央要求的年內出臺方案時間點漸近,各方博弈愈發激烈。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電改總體思路已有共識,即對電網進行拆分,或橫向或縱向。記者了解到,業務拆分可能性更大,目前亟須配套建立的是電力市場化的環境,包括獨立輸配電價、法律修改、政府職能轉變等。
電改焦點是電網公司如何改革,一是橫向拆分兩大電網公司,形成多個區域電網公司;二是通過縱向切割電網公司業務,將售電業務獨立,形成真正意義的輸配電公司。
對于第一種方案,彭博能源公共事業分析師、熟悉國網的電力分析師等多個消息源曾向記者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事實上自2002年電改以來,建立多個區域電網的討論從未停止。一位長期從事電力規劃研究的電力專家在近期某內部討論會上直言,電改所有問題集中在電網上,必須要拆分,目前電網企業壟斷造成效率低下,活力不足的局面,缺乏公平的電力交易市場!白プ≈攸c便是改電網,先易后難,技術上拆掉國網最容易,但政治上最難!彼f。
正如上述專家所言,發電集團等單位的電力行業人士認為第一種方案將遭遇較大阻力,進行穩健而有效的改革才是當務之急,第二種方案更具操作性。一位區域專家向記者透露,上海地區正在醞釀售電側體制改革,即成立多個市場化的售電公司。一貫主張電力市場“放開兩頭、監管中間”的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則認為,體制競爭只是引入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光拆分電網是沒有用的,必須要配套電價逐步市場化、政府部分退出、法律保障、獨立的輸配電價體系等政策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此前獲悉,發改委牽頭起草的《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即電改初稿已經下發征求各方意見,重點包括核定輸配電價、交易中心獨立、售電側改革及售電業務從電網體系中剝離,這一方案與電網業務拆分的思路一脈相承。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到,“十三五”要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由政府定價。記者進一步獲悉,能源局已經就電網輸配成本監督方案進行專題立項研究,包括引入第三方審計手段等。
大方向已定,然而,落地的操作細則還在激烈博弈中。在種種拆分中,中銀國際電力行業分析師表示,“售電未來放開阻力最小,民企參與度最高,因為這部分投入小、資產輕,可能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互聯網公司參與度提升,比如記錄用電量數據和用戶用電習慣,未來電網運維服務外包也是一種可能的方向!币虼舜笥脩糁辟徍褪垭妭雀母锍蔀楸据嗠姼穆氏戎貑⒌耐黄瓶凇
不過,曾由電監會力推的大用戶直購近年來收效甚微,業內認為電力直接交易市場形成的前提是電價市場化,然而我國電力兼具公用事業和商品屬性,存在交叉補貼等模式。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就對記者表示,售電側改革的前提是電網盈利模式改變,即電網不再“吃購銷差價”,而是核定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這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分流幾十萬的電力系統營銷人員,二是售電市場化的路徑從大用戶直購向中型最后到家庭用戶逐步過渡,最終還是需要電網公司供應居民用戶的售電,這一部分很難完全放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