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地煉將獲正名 原油進口權管理辦法即將下發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時間:2014-9-16 15:44:17 用手機瀏覽

  廣匯能源日前獲得20萬噸原油進口資質,被視為民營企業打破三桶油進口壟斷的第一步。隨著油改深入,原油進口權向民企開放漸行漸進。記者從多個消息源獨家獲悉,發改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權的管理辦法已經制定完畢,即將下發,目前正在等待有關部門的正式批復。

  接近國家發改委人士透露,標準文件近期已經制定完成,對配套處理能力、油品質量、能耗、環保等產業準入要求有相應規定。該人士稱,即使正式開放申請,也是循序漸進的,第一批最多批8家左右。

  國家能源局內部人士也介紹,發改委此次制定產業政策主要是為地煉正名,長期以來受油源限制地方煉廠進口低劣的燃料油進行加工,處于監管真空地帶,“制定相應標準是給地方煉油企業合法的地位,充分利用產能。不過企業也必須為之前的違規行為付出代價,淘汰落后產能,先罰款,后正名!彼f。

  記者進一步獲悉,早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就向各省下發了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進口原油使用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要求申請企業配合單套煉化產能200萬噸以上。不過,據前述能源局內部人士透露,該方案因各方意見較大,沒能最后落地,正式方案也是在此基礎上修改制定。

  去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等多部門共同開展了地煉行業摸底調查,為出臺標準文件做準備。調查顯示,我國煉化產能過剩嚴重,在國有煉化基地不斷擴產的沖擊下,地方煉廠開工率長期僅三成,在拿不到原油的情況下只能進口燃料油作為煉化原料,既污染環境,煉出的成品油質量也不高,部分企業加氫裝置不過關。大宗商品資訊提供商安迅思對山東多地20余家地方煉廠的調查顯示,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高達7300萬噸。安迅思油品產業鏈分析師張葉青表示,廣匯因海外有權益產量率先獲得資質是特事特辦,地煉企業解決油源問題仍迫在眉睫。

  長江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張翔亦在報告中表示,“中石油人員負擔重,煉油廠盈利很難,地煉普遍具有盈利能力。國內零售市場有待產品的規范化,加強對地煉油品質量的監管,實際上國外在質量有嚴格監督的情況下,市場化程度很高!庇邢⒎Q,原油加工能力1150萬噸/年的東明石化將最有可能率先獲得原油使用權。

  事實上,地煉企業打破壟斷還需跨過一道坎,即此前規定非公營買賣原油進口配額只能用于中石油、中石化煉廠加工,不得供應當地煉廠。早在廣匯能源的原油進口資質獲批之前,公司高管就對上證報記者透露,主管部門意圖放松對這一部分的管制,真正盤活地方煉廠的油源資源。果不其然,廣匯8月底的公告明確指出,公司獲得的2014年20萬噸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可根據市場情況賣給符合產業政策的煉油企業。

  即將下發的《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指出,國家鼓勵有實力的民企特別是下游產業的民企,按照行業準入要求參與石化產業重組改造和基地建設,自主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拓展產業鏈。種種跡象表明,民企參與在擴大,地煉遭遇的油源瓶頸有望逐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石油市場化改革倒逼企業放寬視野
石化產業子行業有憂有喜 產能過剩問題待化解
關注成品油市場化改革 兩桶油壟斷堅冰開始消融
原油期貨上市在即 地煉參與可能性有幾分
中國4家民營煉廠獲得原油進口資質
煉油企業噸虧約500元 原油進口權開放迫在眉睫
國家促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落實
原油進口權放開有望 地煉洗牌大局已定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