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水泥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公布完畢, 上半年行業整體景氣度持續向好,業績繼續改善。
匯總水泥行業,2014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增3.1%,環增45.9%,營業成本同降1.2%,環增42.5%,營業利潤同增30.3%,環增154.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增27.5%,環增174.2%。行業盈利水平自2013年二季度以來持續改善。
南北區域表現差異大
2014 年二季度水泥行業業績保持增長,但同比業績增速明顯放緩,主要原因是,二季度受房地產需求增速下滑和季節因素全國水泥市場整體需求疲軟,4 月開始全國水泥價格持續下滑致歷史較低水平,導致業績同比增速放緩。上半年水泥行業收入同比上升7%,利潤同比增長52.69%;重點水泥企業上半年收入同比上升14%,凈利潤同比上升85%。上半年水泥行業整體延續高增長態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量價齊升,其中價格漲幅明顯主要因為去年同時期低基數效應,疊加供給端收縮協同效應較好;上半年煤炭價格震蕩下行,重點企業噸毛利顯著改善推動行業績高增長。上市公司方面,12 家主流上市公司中8 家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4 家公司小幅下滑或虧損。具體來看,南北區域表現差異加大,南部華東和中南地區企業盈利總體改善較為明顯,而西部區域水泥企業業績相對平淡,部分企業出現虧損。
今年以來我國南部地區水泥行業產品(水泥和熟料)價格高于去年同期;4~6月雖產品價格持續下降,但主要能源品種煤炭價格跌幅明顯,成本降幅高于產品價格回調幅度,企業盈利能力繼續改善。分區域來看,華東、中南和東南區域相關水泥公司表現尤佳,西南區域底部企穩略有改善;北部地區景氣度較差,東北區域水泥價格大幅下滑,華北和西北區域景氣度不佳。二季度北部地區內多數上市公司業績較差,寧夏建材和祁連山的業績改善主要由于成本下降,產品價格持平或略降。
整體運營能力趨好
今年4月開始全國水泥價格持續下滑,其中華東和中南地區環比分別下滑33元/噸、31 元/噸,西北和華北地區分別小幅下滑8元/噸、5 元/噸。和去年同期相比,二季度全國水泥價格略有回升,其中西南、中南因去年同期水泥價格基數較低,同比分別大幅上漲46元/噸、45元/噸至372元/噸、355元/噸,華東地區同比上漲10元/噸至356 元/噸。西北、華北和東北仍處于消化新增產能階段,二季度水泥價格同比下滑。三季度全國高標水泥價格329元/噸,較年初下滑44元/噸,較6月份下滑13元/噸。分區域來看,華東、中南和西北地區價格下滑幅度最大,較年初分別下滑91元/噸、70元/噸和22元/噸,較六月份下滑19元/噸、16元/噸和5元/噸。
8月份全國水泥價格降至歷史較低水平,房地產需求下滑壓力仍存疊加同時期水泥價格基數較高,預計下半年水泥行業業績增速將回落。近期隨著華東、中南市場供需改善,企業協同限產充分,主導企業意向推漲水泥熟料價格,疊加鐵路基建和棚戶區改造加碼,水泥價格開始逐步回升。從二季度水泥價格下滑以來,8月底華東和中南地區價格首次止跌,其中中南廣州地區高標水泥價格上升10元/噸,長沙地區高標水泥價格提升30元/噸,華東地區南昌高標水泥價格上漲20元/噸。
分析行業及上市公司存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購買商品支付現金、銷售商品收到現金等科目變化情況,2014年1~6月全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0.9%,存貨同比增長21.8%,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4.6%。行業營運能力和現金流管理能力的幾項指標增速基本與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增速相匹配,表明行業運營正常,無異常值。
北方地區供需格局轉變仍需時日,南方地區看四季度需求。三季度為北方水泥旺季,但北方地區受困于產能過剩需求不振泥潭,短期內供需格局難以逆轉,需關注政策面京津冀、絲綢之路等概念;南方地區三季度為淡季,且受房地產拖累需求,預計三季度將受到沖擊,四季度為南方地區最旺季,水泥行業受益宏觀經濟穩增長,需求有望從三季度回復至高水平。全行業看,由于煤炭成本端短期內仍將利好盈利能力改善,水泥行業全年業績繼續看好。
業內人士表示,三季度行業盈利見底,四季度是水泥行業傳統旺季,下半年國家棚戶區改造加速疊加地產限購逐步取消,關注供需改善區域價格回暖。機構維持看好華東區域,區域內企業集中度高,協同能力強,關注京津冀地區和新疆地區盈利底部、政策受益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區域內的供需關系有所改善。華北地區后續有望受益區域投資建設、環保、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盈利有望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