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發改委要求電企配合煤炭救市:4個月需削減2000萬噸進口煤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4-9-15 15:04:00 用手機瀏覽

    在“營救煤炭”的這場混戰中,各方輪流登場,現在就看哪一方能為了“道義”而舍棄苦心經營的市場。繼國內煤炭企業被要求實行“限產減銷”后,發電企業也被推到了臺前,被要求配合限制煤炭進口量。

    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早在今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就召開會議部署:2014年煤炭進口要減少5000萬噸,由于1~8月份進口煤炭減少了近千萬噸,要求9~12月份減少4000萬噸,其中主要電力企業承擔減少2000萬噸。

    “進口煤大幅減少,對國內煤炭價格的調節杠桿平抑作用將大幅減弱,這是拯救國內煤炭市場的關鍵,而且大家也都將煤價下跌的矛頭指向進口煤沖擊,所以電力企業也得配合,不過就像煤炭企業自身的‘限產減銷’一樣,是難以實施的!币晃幻禾啃袠I人士如此感慨。

    九大企業各有“指標”

    8月28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召集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中電投集團等五大發電企業以及華潤電力、浙能集團、粵電集團、神華集團等九大企業,共同開會討論關于煤炭行業脫困問題并研究進口煤相關工作。

    從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今年8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降至1886萬噸,環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經連降六個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擴大。前8個月,我國煤炭進口20176萬噸,同比減少5.3%,進口均價為480.5元/噸,同比下降15.3%。

    國家發改委會議部署將2014年的煤炭進口減少5000萬噸,由于1~8月份進口煤炭減少了近千萬噸,要求9~12月份減少4000萬噸,其中主要電力企業承擔減少2000萬噸,由這九家參會企業具體落實。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根據主要電力企業2013年的進口煤基數,2000萬噸的進口煤縮減計劃也被分解到各大電力企業。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在接下來的9~12月份四個月期間,華能集團分配到的“指標”量最大,被要求減少816萬噸進口煤,排第二位的國電集團要減少320萬噸進口煤,而大唐集團的指標為185萬噸,華電集團為150萬噸進口,規模最小的中電投集團要減少100萬噸進口。

    除此之外,浙能集團被要求減少116萬噸進口煤,粵電集團減少206萬噸,華潤電力減少72萬噸。而神華集團則是被要求停止進口煤和進口貿易。

    “本次會議內容與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此前傳達8月21日國務院會議精神一致,主要強調大礦減產需按制定的計劃和具體方案嚴格執行,禁止超能力生產,并要求電廠進行配合,抑制使用進口劣質煤,而且從會議參與各方傳達的信息來看,《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勢在必行,但年內可能還難以成行。”該人士表示。

    電企“不愿意”

    自2009年我國一舉由煤炭凈出口國轉變成為凈進口國,煤炭進口量一路攀升。繼2011年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煤炭進口國后,我國在2012年以2.9億噸的煤炭(含褐煤)進口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3.27億噸,再次刷新中國煤炭進口量的新高。

    雖然相較于年消費量36億噸的煤炭總量而言,進口煤的數量并不大,不過隨著國內煤炭產業“黃金十年”的結束,進口煤卻對國內煤炭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

    陜西一位大型煤炭企業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進口煤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而我國煤炭價格正好以沿海價格為基準,雖然進口量只有3億多噸,但直接就把沿海煤價拉下來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價格一降,內地的煤炭價格必然下降,因此進口煤的沖擊是直接影響。

    然而,進口煤之所以能夠快速增加也是當年為緩解國內煤炭供應緊張而采取的措施。從2002年開始,我國煤炭市場逐漸好轉,2005年至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三年則是國內煤炭發展的高峰期。由于煤炭總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導致煤炭價格一路飆升,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最高漲至每噸近千元的高位。

    “2008年以前,進口煤是有關稅,從20%一路下調到6%,后來實在不行就取消了,然后進口煤就大量涌進來,國內煤價也止住上漲,否則根本止不住,只是沒想到在取消關稅短短的五六年時間里,進口煤從無到有的擴張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大幅擠占了國內煤企的生存空間!鄙鲜雒禾科髽I負責人稱。

    也正因如此,限制煤炭進口也被多數煤炭行業人士看作是拯救國內煤炭市場“真正有效的方法”。除自去年5月份便已進行“征求意見”的《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外,市場上更有傳聞稱,國家將調整進口關稅,對除褐煤之外的進口煤炭征收3%~6%的進口關稅。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在國家發改委此次召開的會議上,發電企業反對開征關稅和限制進口煤的聲音依然很大。

    五大發電集團一位人士就表示,不管是限制進口煤還是給進口商設限,都不利于電煤市場化改革,當前的煤炭市場是開放的,發電企業用好國際、國內市場的資源,不僅可以提升盈利能力,還是調節國內煤價的杠桿,同時從能源資源安全角度看,適量進口海外煤也是利大于弊的。

    金銀島分析師戴兵也認為,即便具體指標已經落實到各大電廠,但發電企業一直有抵制情緒,因此實際執行起來難度依然很大。

    “這個不好監督,而且簽訂合同的電廠或者貿易商還涉及到違約,并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所以怎么落實、誰去執行、誰去監督都是問題!贝鞅硎。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成品油價十三連跌后首次上調 專家建議下調燃油稅
超八成電企仍盈利 上網電價下調或致利潤縮減473億元
發改委支持企業提高商業原油庫存 保穩定供應
煤企欲將動力煤價格定在520元/噸 下游電企不接受
國際煤價持續走弱 國內煤企無力挺價
發改委將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 電改方案或將出臺
新電改方案將落地 業內稱社會平均電價或先降后升
發改委:民用天然氣價不會放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