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全國查出3萬多處油氣管道隱患 明知隱患就是“整而難改”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9-15 14:52:49 用手機瀏覽

    大連等地的輸油管道爆燃事故令人觸目驚心,但你不知道的是,這種油氣管道的安全風險,也許就在你的身邊:

    輸油管道旁的鍋爐里火苗正旺,占壓管道的農貿市場內人來人往,油氣管線直接從醫院大門頂部穿過……種種油氣管道安全隱患猶如一顆顆威力巨大的“地雷”。

    近期山東青島、遼寧大連等地出現管道安全事故后,各地已排查出油氣管道隱患3萬多處。但受技術標準和資金投入等因素影響,不少管道隱患仍處于“整而不改”局面。危險重重的管道隱患,還得“潛伏”多久才能徹底清除?

    管道旁燒鍋爐是油氣管道隱患典型縮影

    在遼寧遼陽縣東堡村,一條輸油管道旁不到5米處,一家印染廠的兩臺鍋爐內火苗正旺,工廠生產照常。周邊居民反映說,若遇上管道破裂漏油,后果不堪設想,“大伙都過得提心吊膽的”。

    管道旁燒鍋爐是當前全國各地油氣管道隱患的典型縮影。近年來,因油氣管道安全隱患突出,致使山東青島輸油管道爆炸、甘肅蘭州輸油管道泄漏污 染 自 來 水 等 一 系 列 安 全 事 故 高 發 。 據 不 完 全 統計,2009年到2013年間,全國直接因管線事故產生死傷事件就超過20起,死亡110多人。

    按現有法規和技術標準,居民區等人口密集建筑與輸油管道之間安全距離不宜小于15米。記者采訪發現,隨著城鎮擴展和居民聚集,油氣管線被建 筑 包 圍 占 壓 、 安 全 距 離 不 足 等 隱 患 問 題 較 為 普遍,一些場景令人觸目驚心。
 
    在 湖 北 鐘 祥 , 繁 忙 的 胡 集 農 貿 市 場 內 人 來 人往,很多攤主不知道腳下埋著已使用20多年的魏荊 輸 油 管 道 ; 在 安 徽 安 慶 , 輸 油 管 線 穿 越 繁 華 市區,有的居民小區被管道一分為二,還有輸油管線直接架在一家醫院大門頂部。

    據國家安監總局公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陸上油氣管道總里程已達12萬公里,能繞地球三圈,今年以來全國共排查油氣管道各類隱患3萬多處,平均每4公里就有1處隱患。作為傳統石化大省的遼寧,排查出管道安全隱患多達2773項,其中重大隱患2397項,隱患數量居全國首位。

    因管道老化、監管困難,我國油氣管道已進入事故易發期,千公里泄漏事故率年均4次。安徽省安監局一位處長說,這些管道隱患猶如埋在身邊的“地雷”,一旦發生事故就極易出現人員傷亡,或大面積環境污染。

    明明知道隱患就是“整而難改”

    針對巨量的油氣管道安全隱患,國務院安委會日前發出《關于深入開展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攻堅戰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6月前,對排查出的 全 部 重 大 隱 患 和 形 成 密 閉 空 間 隱 患 完 成 整 治 工作 ;2 0 1 6年6月 前 , 隱 患 整 改 率 達 到8 0 %;2017年6月,完成排查出的全部隱患整治。

    按進度完成整改任務,并非易事。業內人士介紹,管道周邊堆放物品、搭建棚戶等管道隱患相對容易處置,但涉及房屋拆遷、管道改線等“硬骨頭”,則因標準、資金原因,處于“整而難改”局面。

    遼寧遼陽市太子河區近郊一家打火機廠建在原油管道上,地方政府要求企業將易燃的裝氣車間搬遷,廠房原地加固方式進行整改。中石油方面專家則認為原地整改不符合要求,必須工廠整體搬遷或管道停用改線。打火機廠負責人說,一方面整改標準不統一讓企業兩面為難,另一方面整改資金來源沒著落,企業不敢貿然動工。

    安徽省能源系統一位部門負責人表示,管道隱患整改往往涉及管道改線或房屋拆遷,一處“硬骨頭”整改資金在數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政府財政不可能負擔;管道企業出于成本核算壓力,整改資金投入也不積極。

    “一些特別嚴重的隱患,處理時只能優先保障管道運行,要求占壓單位先行停業!边|陽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海波無奈地說,但因整改資金難落實,引發很多停業企業不滿,甚至上訪不斷。

    安全規劃執行不力安全隱患屢改屢現

    相對于現有安全隱患整改困難,不斷冒出的新隱患更讓人擔憂。不少受訪人士介紹,油氣管道隱患屢現,其中不乏打孔盜油、野蠻施工等客觀因素,然而管道安全規劃執行不力,是導致安全隱患屢改屢現的重要原因。

    一位負責輸油管道維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油氣管道施工圖紙都得向規劃部門備案,但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設工業園區或者引進企業時,對油氣管道的存在置若罔聞,照樣占地建設人為造成隱患,“而管道企業往往被要求顧全大局,支持地方經濟”。

    專家表示,油氣管道安全隱患排查整改,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和國家能源體系安全,無論成本多高、難度多大,都得下大力氣,推動隱患問題盡快解決,同時防范和減少新隱患的出現。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博士張國強認為,應進一步制 定 和 完 善 《 石 油 天 然 氣 管 道 保 護 法 》 的 實 施 細則,結合安全事故警示教訓,制定更加科學、詳盡的技術標準,增強法規標準對基層規劃審批、排查整改等方面的指導性和強制性。

    專家建議,政府和企業應千方百計擴大整改資金來源渠道,建立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共享管線信息的同時,尤須健全油氣管道安全隱患責任劃分機制,按“誰失職、誰擔責”原則劃分法律和經濟責任,從源頭上遏制油氣管道安全隱患高發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油氣改革方案望年中落地 油氣管道或獨立上市
能源局破油氣壟斷管網先行“無歧視開放”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