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中小型玻璃制品企業將于一個月后從羅村務莊工業園消失,“有的將生產線搬到周邊城市,有的直接就關門了!绷_村康鏵玻璃廠一員工說,佛山市環保部門將于9月30日進行環保審查,驗收玻璃制品企業“油改氣”工程,“改造成本太高了,資金不夠雄厚的小企業都得另謀出路”。
2014年史上最嚴《環保法》出臺,佛山也進入“環保執法年”。8月28日,佛山市宣布印發《佛山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鐵面問責”為環境質量改善保駕護航,至此佛山的大氣污染整治進入高潮。 “9月30日后,不符合環保生產要求的玻璃制造企業全部要求關停!狈鹕绞邢嚓P部門表示。作為大氣污染整治的重要對象行業,玻璃制造與發電、陶瓷、鋁型材等行業一起面臨一輪新的“洗牌”。
政企聯手共解污染難題
今年5月份,一張印有一百多家企業名稱、題為“向污染宣戰”的公約榜“放榜”,參加佛山市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會議的所有企業代表在榜上一一鄭重簽名——承諾將整改落到實處,并于9月30日前全面完成整改,接受驗收。
近年來,為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和能源結構,佛山市通過行政審批和法規規范等手段對污染企業進行干預。2012年,在佛山五區人口密集區域劃定高污染燃料限制使用區域,今年4月更是擴大了限制使用區域的范圍,面積相比2012年擴大了1.9倍。
南海區羅村街道務莊工業區被劃進了新的“限燃區”,一大批玻璃制品企業、鋁型材制造企業成為重點整改對象,自4月份起,區域內企業改造工作陸續啟動。以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目前該公司9座鍋爐正按照計劃進行“油改氣”改造,“從清潔生產、安全環保的角度出發,企業生產使用天然氣當然更好。關鍵是佛山天然氣的價格和供應能否滿足眾多企業的需要!痹摴鞠嚓P人士表示。
實際上,這幾年在節能減排上,華興玻璃已花了近8000萬元用于更新環保設施,目前通過處理后排出的煙基本為水汽,已完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華興玻璃董事會秘書羅金昆介紹:“華興玻璃是國內全行業最干凈最環保的日用玻璃制造企業”。但華興玻璃董事長李深華曾公開表示,現在華興對排放物的處理僅僅是“達標”“過關”,未必能適應今后的要求,如何找到先進環保處理技術,公司一直在努力!今年華興加大了投放力度,將投入1.4億元用于生產設備“油改氣”改造。
據了解,玻璃制造企業“油改氣”改造工作由燃氣公司和第三方公司聯合進行,最終由燃氣公司驗收,只有通過驗收的設備才能通氣并投入生產。
生產成本提高淘汰“小企業”
與玻璃生產企業“油改氣”息息相關的天然氣同樣備受關注。在此次的環!按罂肌敝,佛山各區燃氣公司積極參與天然氣管道鋪設,保障玻璃制品企業“油改氣”后的能源供應!皠涨f工業區附近原有的氣站規模較小,燃氣公司除了要配合企業鋪設管道,還要對原有氣站進行擴建!毕嚓P部門表示,燃氣部門的升級改造工作對務莊工業區企業的“油改氣”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另一個讓企業擔心的是“油改氣”完成后,佛山的天然氣供應能否滿足暴漲的市場!啊奕紖^’范圍擴大后,大批的企業需要進行生產能源的升級,一旦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對天然氣的依賴將與水電一樣是全年無間歇的!比A興玻璃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期內該公司的生產不會受到大影響,但是比較擔心后續的能源供應。
“全市天然氣場站、管網年供氣能力將于2016年達到30億立方米!狈鹕饺細饧瘓F常務副總經理殷紅梅透露,佛山今年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12億立方米,但是從數據看,佛山工業用氣的占比相當小,“在滿足民用、商業用氣的基礎上,燃氣集團將通過‘煤改氣’‘油改氣’等方式,重點拓展工業用氣領域市場,加快在電廠、陶瓷、鋁型材、玻璃等高能耗行業推廣天然氣,替代煤、重油等非清潔能源。”
“油改氣”將對佛山的大氣污染治理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相關企業都應當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然而在投入大筆設備改造費用的同時,企業還面臨生產成本的提高。
“改造前燃料成本占整個生產成本約30%,油改氣后會增加至超40%,相當于整個生產成本增加超10%。”羅村一家玻璃制品企業告訴記者,玻璃生產的利潤近年來一直在下降,此次油改氣將推動行業的新一輪“洗牌”,規模小、利潤低的企業將因無力承擔改造成本和生產成本而遭市場淘汰。
縱深行業準入門檻低 環保排放標準出臺迫在眉睫
以燃燒重油為主,大氣污染排放量大的玻璃制品企業,與電廠、陶瓷、鋁型材等并稱大氣污染四大“老大難”行業,而與其他行業有明確環保排放標準不同的是,日用玻璃制品生產缺乏有效的環保標準指引,導致行業發展秩序紊亂,良莠不齊的生產企業給市場規范和技術升級造成了較大阻力。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評價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2月19日發布實行《日用玻璃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該指標體系由中國日用玻璃協會起草,每3—5年修訂一次。
“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不等同于污染物排放標準!比A興玻璃董事會秘書羅金昆透露,很多行業包括與日用玻璃相近的建材玻璃行業早已制定了環保排放標準,對生產過程中允許排放污染物有明確的指標,“但目前日用玻璃生產所參照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導致企業污染物排放即使完全達標,也與目前社會對空氣質量的要求不相匹配。出現了雖然企業達標排放,但也必須重點整改的情況”
作為國內日用玻璃行業龍頭,羅金昆曾代表企業參與《日用玻璃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起草與討論,“由于種種原因,意見不統一,該標準至今未出臺。只有一個征求意見稿!
日用玻璃環保排放標準的缺失最直接的影響是行業準入門檻低,生產環節不規范,市場秩序紊亂。“規模小的企業在設備上的投入相對有限,環保意識較為薄弱,當社會對企業生產的要求提高時,劣勢就顯現出來了。“業內人士表示,希望能夠早日制定出相應的標準,從源頭上保證生產環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是對大氣污染最好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