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省商務廳獲悉,今年以來,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我省紡織服裝的出口態勢良好。前7個月,全省紡織服裝產品實現出口額21億美元,同比增長5.55%,出口額占全省出口總額的11.97%。
從市場看,受歐美市場需求增加影響,1月至7月我省紡織服裝產品對歐洲出口5.97億美元,同比增長14.95%;對美國出口4.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43%。歐美一直是我省出口占比很大的重點市場,對歐美出口向好,成為助推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紡織服裝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紡織服裝業在建國以來六十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快速發展—產業調整—穩步前進的發展過程,F在中國人均纖維消費達13公斤,是全球衣著纖維消費的最大市場。中國人均纖維消費量是世界人均纖維消費量為10.9公斤的1.3倍。
進入21世紀尤其是加入wto以后,面對紡織服裝業屬于夕陽產業的質疑聲,紡織服裝行業真的會成為夕陽產業了嗎?
盡管紡織服裝業進出口額在全國行業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但是在 全國所有行業中,紡織服裝業仍然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項目之一,而且,目前紡織服裝業依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之一。
紡織業在自身規模大、從業人員多、行業歷史長的情況下能夠與其他發展勢頭迅猛的行業進行競爭,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紡織業并不能說是所謂夕陽產業,而是在全部工業行業中仍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產業競爭活力的行業之一。
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問題
環境問題成紡織服裝行業“硬傷”
紡織服裝業是中國傳統產業,也是重要的支柱產業,在支撐經濟發展,帶來效益的同時,環境問題卻是紡織服裝行業的一大“硬傷”。節能減排是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一項艱巨挑戰,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環保部已經公布了一個新的排污標準,對紡織行業來講,這一新標準可以說是相當嚴厲。由于新標準的執行,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區的一些印染企業和羊毛洗毛企業基本都關停或遷移了。"這樣一個減排的標準對我們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如果沒有印染企業,紡織行業的產業鏈就形不成。"徐文英說。
原材料和勞動成本上漲
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將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加劇出口訂單向東南亞國家的流失;紡織行業遭受的各類貿易壁壘呈現不斷上升趨勢,這給中國紡織企業出口帶來一定風險;棉花供應問題突出,紡織行業原料也趨于緊縮等。
特別棉花價格不穩定,對服裝紡織業的發展更是雪上加霜。10年到2011年初,我國棉花市場出現了大幅波動。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初國內棉價尚不足16000元/噸,但此后便開始了一路飆升,到2010年3月棉花價格已達31000元每噸,同比漲幅近100%,但緊接著又出現了連續暴跌,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如何改進服裝紡織行業近況?
首先要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強化節能減排。
2013年以來,中紡聯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出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節能減排、以考慮環境為的前提下促進紡織服裝行業發展。
其次,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做紡織服裝霸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2010年提出用10年時間,實現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建設紡織強國從堅持科學技術、品牌建設、人才培養和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重點推進,目前已發布了紡織強國綱要。
徐文英解釋說:“轉型升級就是要有新模式、新途徑,傳統的工業化道路雖然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但也付出了過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的代價。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中國沒有時間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工信部今后5年推動兩化深度融合行動就是這樣一種轉變發展方式的嘗試,也是紡織工業發展的方向。”
再次,棉花直補新政。
企業不得不收購高價棉的時代或許快要結束,下一個發展的春天正在臨近!笔聦嵣希瑖野l改委去年就已將棉花產量占國內比重超過50%的新疆作為棉農直補政策的唯一試點區域。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在2014/2015棉季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將不再實行,暫定的棉花直補價格為380元/畝,折合每噸約3000元。目前,相關部門在操作細節、目標價格以及采用形式等方面尚存在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