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作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在2014中國煤焦鋼產業大會上指出,煤炭行業單純降價行為并不能帶來需求改變,必須嚴控國內煤炭供應總量,實現煤炭市場供需平衡。如果單純地通過市場競爭,甚至所謂的過度競爭,不能實現完全的優勝劣汰。其結果可能是困難企業更困難,優勢企業失去優勢。
姜智敏表示,目前煤炭行業進一步壓縮成本的空間非常有限,行業的虧損面不斷擴大,上半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的虧損額已經將近370億元,同比增長54.9%,7個省區的煤炭企業整體虧損,其中黑龍江、吉林、安徽、河北、青海等虧損額比較大。
姜智敏強調,從前年12月份至今,經國務院批準連續發了五個支持煤炭工業發展的文件,就煤炭市場化改革、煤層氣開發、煤礦安全生產、行業運行和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對行業改革、市場建設、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安全生產、減輕企業負擔、加強行業自律、規范政府行為進行了總體部署。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將得到改善。
姜智敏預計,今年下半年,國內煤炭行業供求關系將得到改善。第一,控制增量,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提高煤礦準入條件,停止核準新建低于30萬噸/年的煤礦;停止核準低于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嚴厲查處未批先建和“批小建大”行為。第二,優化存量。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重點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加快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煤礦生產能力核減工作。
第三,抑制超能力生產。有關部門已經要求煤炭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核準的煤礦建設規模和生產能力組織生產。同時,建立煤礦產能登記及公告制度,提高超能力生產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定期公布處罰結果。第四,推進結構調整。有效整合資源,鼓勵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以大型企業為主體,在大型煤炭基地內有序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促進煤炭集約化生產。
與此同時,煤炭進口或將進一步規范。按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要求,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已經發布實施;國家有關部門加強了對進口煤炭商品的質量檢驗,將褐煤納入法定檢驗目錄。目前正在研究完善差別化煤炭進口關稅政策,鼓勵優質煤炭進口,禁止高灰分、高硫分劣質煤炭的生產、使用和進口。而且國務院要求商務部等部門進一步做好煤炭進出口總量、結構、趨勢等的監測分析,根據國內外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煤炭出口相關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