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11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2662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7%,延續低增長態勢。不過,受到結構調整帶動作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收入有所回升,全年實現預算目標可能性增大。
增值稅轉負為正,企業所得稅躍至“第一”
7月份,不少稅種呈現亮點。增值稅結束6月份同比下降0.5%的局面,轉負為正,實現同比14.5%的增長!斑@是由于制造業等傳統行業價格企穩,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增長勢態上沖力增強!必斦控斦茖W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這也顯現了結構調整對實體經濟的推動作用。
作為增值稅中的“第一大品種”,制造業占比達30%以上,其拉動作用不可小覷。數據顯示,7月份工業增加值回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繼續收窄,為制造企業企穩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制造業轉型升級效應逐步釋放,一些虧損企業開始盈利,為增值稅提供了優質稅源。
營改增中改征增值稅的鐵路、郵政、電信、現代服務業等發展勢頭很猛!半m然這些新進入行業占比僅有5%,但勢頭很好。我們不僅要看稅收規模,長遠的還要看稅收增長率,即要看稅收結構的變化。”白景明說。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增值稅增長勢頭固然很猛,卻因規模低于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與價格因素聯系密切!卑拙懊髡f。數據顯示,7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1%,環比持平,這對企業來說是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空間的有利因素。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金融企業和工業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13%、17%,這說明隨著結構調整,高附加值的產品占比在提升。此外,企業所得稅繳納月度不均衡也是導致其大幅上升的原因。
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帶動非稅收入下降
數據顯示,7月份非稅收入1530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中央非稅收入同比下降34.4%。財政部國庫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是受到部分金融企業分紅收入上下年錯月繳庫因素影響。
也有專家分析認為,這與國家繼續對行政審批事項和收費進行清理撤并,取消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有關。2014年,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將成為影響非稅收入的重要因素!斑@說明我國對非稅收入的管理在不斷規范!卑拙懊髡f。
據了解,在全國非稅收入中,地方政府約占80%,占地方政府本級公共財政收入的20%左右。因此,非稅收入的下降,將起到“讓利”于企業、居民的作用。有助于減輕企業負擔、擴大生產,同時增加居民收入、利于擴大消費。
減稅導致中央財政收入增長有難度
“受到擴大營改增增加帶來減稅、去年收入基數逐步提高等因素影響,中央財政收入增長仍較困難!必斦繃鴰焖居嘘P負責人表示。數據顯示,前7月中央財政收入40663億元,同比增長6%,比7%的預算增幅低1個百分點。
據了解,增值稅75%劃歸中央稅收,征收增值稅的制造業、商業等持續減稅,是中央財政收入放緩的重要原因。同時,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稅收全部劃歸中央收入,因此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以及關稅增速放緩也是影響因素。
在這種緊張的財政收入形勢下,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的財政支出只增不減。1-7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79410億元,同比增長15%!斑@說明支出進度在加快,有利于財政支出盡快注入實體經濟,對拉動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卑拙懊髡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