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電力煤炭 >> 正文
市場形勢迫切要求加快煤炭流通模式創新
來源:中國節能服務網 時間:2014-8-4 14:15:23 用手機瀏覽

  近年來,我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而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對煤炭的清潔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根據煤炭市場發展環境的變化,將煤炭流通創新作為解決當前煤炭市場發展中面臨諸多問題的重要抓手,實現煤炭安全穩定供應、降低煤炭流通環節成本和提升環境效益的多重目標。

  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

  “十五”以來,特別是“十五”中后期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區域煤炭供應不平衡的問題開始凸現,煤炭供應穩定性問題日益突出。

  (一)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已由總量供不應求轉為供給相對過剩

  “十五”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市朝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帶動了能源需求的持續較快增長。2000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為14.1億噸,2009年煤炭消費量增加到29.6億噸。2012年以來,受經濟增速回落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我國煤炭需求增速開始回落。而隨著國內煤炭新增產能開始進入釋放期,加之國際煤炭價格的回落,國內進口煤顯著增多,煤炭供給顯著增加。國內煤炭市場供求格局開始從供不應求轉為供給相對過剩,價格明顯回落。煤炭市場供求格局的重大變化,為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煤炭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煤炭生產重心西移后,煤炭產需空間分布不均衡性愈加突出,煤炭區域供求不平衡的潛在風險有所加大

  從各省區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未來發展趨勢看,總體判斷,未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流域等煤炭主要消費區域的煤炭凈調入量總體呈持續增加趨勢,即這些省區的煤炭供應保障壓力會進一步加劇。山東、河南、安徽等東、中部產煤大省由于增量有限,而經濟發展將帶動煤炭需求較快增長,這些傳統的煤炭調出省將會變為煤炭凈調入省,即這些傳統煤炭大省的煤炭流向也將會發生較大變化?傮w判斷,2020年前在煤炭總體供求形勢好轉的同時,區域供求不平衡的潛在風險卻有所加大。

  (三)煤炭供應的穩定性將面臨更復雜的局面

  2020年前,煤炭供求方面將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這些新的變化將對區域煤炭供求格局帶來較大影響,全國煤炭供應的穩定性將面臨更復雜的局面。

  一是煤炭凈調入省將進一步增加,對保障全國煤炭市場穩定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煤炭主要輸出地更加向西部集中,煤炭運距延長,煤炭流通環節對煤炭供應穩定性的影響會進一步加大,煤炭物流費用在煤炭終端價格中的比重也將進一步增加。

  三是煤炭進口量將進一步增加,但進口格局會發生較大變化。煤炭進口來源的變化,對我國的煤炭流通體系也帶來重大影響。需要及早研究如何構建與煤炭進口流向變化相適應的煤炭流通格局,進一步提高煤炭流通效率和流通保障能力。

  四是煤炭需求的波動性將可能變大。未來5—10年,我國煤炭需求在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的可能性較大。從電力裝機容量結構調整情況看,也將進一步增大煤炭需求的波動性。特別是在煤炭市場形勢或天氣出現異常變化時,主要煤炭調入地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的風險不容忽視。

  需要關注的是,隨著煤炭市朝程度的提高,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國內不同區域間煤炭市場的相互影響在增強,未來煤炭供應的穩定性不僅取決于上游煤炭資源勘探開發情況,受煤炭流通狀況和市場變化情況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四)煤炭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煤炭供應鏈比較脆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近兩年來雖然由于進口量快速增加和煤炭需求增速的明顯回落,我國煤炭市場格局已從供不應求轉向供給相對過剩,但必須看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煤炭主要依靠外部調入的格局并未改變,煤炭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煤炭供應鏈比較脆弱的狀況也未根本改變,并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鐵路運力布局仍需要進一步優化。目前我國西部地區鐵路路網密度低,且呈枝狀分布,里程少、網距大,存在大片鐵路空白區。而我國的煤炭資源分布又集中在西部地區,需要進一步優化西煤東運、北煤南調的運力布局。

  二是主要通道和重要節點通過能力仍需要提高。為解決“三西”煤炭外運的問題,通過對大秦線等北、中、南三大通道的建設和持續進行擴能改造,三大通道的煤炭外運能力持續增長,其中大秦線的年運量已超過4億噸。但由于煤炭需求快速增長,秦皇島港等主要煤炭港口后方鐵路通道能力普遍飽和或接近飽和。

  三是配套物流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鐵路物流網絡節點數量不足、布局不夠合理、設施設備不配套的問題依然存在,如貨運站布局零散,大中型貨運站少,專業裝卸設備設施較少,與規;、集約化、專業化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五)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對煤炭的清潔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我國東北、華北和長三角等地大面積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全國平均霧霾天數創52年來之最。出現霧霾天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造成的高污染、高排放是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從國際經驗看,這一時期也是能源需求增速相對較快的階段。受能源供給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長期以來,煤炭消費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未來我國雖然會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會有所下降,但由于能源結構的調整是一個長期過程,短期內我國一次能源需求仍以煤炭為主的格局難以改變,2020年前煤炭需求總體上仍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因此,必須盡快解決煤炭的清潔利用問題。

  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的新形勢迫切要求加快煤炭流通體系建設與煤炭流通模式創新

  由于國內煤炭資源較為豐富,加之近年來煤炭新增生產能力保持較快增長,保障煤炭穩定供應難點并不在于資源不足或產能不足。但在煤炭生產重心進一步西移后,煤炭產需空間分布不均衡問題將愈加突出,煤炭供應鏈整體抗風險能力差的問題將進一步凸顯。與此同時,煤炭進口的大量增加,新階段煤炭需求波動性的增大,空氣污染日益嚴重對煤炭清潔利用提出更高要求等新形勢的出現意味著未來幾年煤炭供求與“十五”和“十一五”時期將存在明顯差別,因此,要以加快煤炭流通體系建設和煤炭流通模式創新為突破口,通過建立現代化的煤炭物流供應體系,建立新型煤炭流通主體、優化煤炭流通方式、優化煤炭資源配置、提升煤炭物流運作效率,實現提高煤炭穩定供應能力、降低煤炭流通成本和提升環境效益等目標。

  (一)進一步加快煤炭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高效、充足的物流基礎設施是構建現代煤炭流通體系的基賜前提。根據2020年前我國煤炭供求格局變化情況,未來幾年要重點加強三類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快煤炭運輸通道建設,提高西部地區煤炭運輸保障能力。山西、陜西和內蒙古是我國煤炭的主要調出省區,“十二五”時期的新增煤炭供給將主要來自以上三省區,因此,“十二五”期間要加快內蒙古、陜西和山西主要運煤通道建設進度,提高主要煤炭外運地區運輸保障能力。從中長期角度看,新疆煤炭供應量和外運量將會增大,要提早規劃新疆煤炭外運通道。

  二是著眼于煤炭進口格局的變化,建設和改造一批煤炭專用碼頭,提高煤炭進口保障能力。2009年,我國煤炭凈進口突破1億噸,到2013年,煤炭凈進口量已達到3.2億噸。煤炭凈進口量的快速增長對保障我國煤炭供應,特別是對長三角、珠三角的煤炭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紤]到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海運條件好,在進口煤炭方面優勢明顯,未來長三角等煤炭主要消費地煤炭進口數量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需要關注的是,在煤炭進口快速增長過程中,煤炭進口結構將會發生變化。由于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本國煤炭資源不足,加之這兩個國家對煤炭出口的控制不斷增強,預計未來來自印尼和越南的煤炭數量將可能會減少。印尼和越南離我國較近,在運輸成本上具有優勢,加之來自兩國的煤炭運輸船只噸位較小,對?扛劭诘臈l件要求相對較低。未來隨著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進口煤炭數量的減少,澳大利亞、美國、南非等國的煤炭進口量將會進一步增加,由于運距延長,進口煤炭運輸中大噸位船舶的比例會不斷提高,港口建設要提早做好應對煤炭進口結構變化的準備。此外,要著眼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蒙古的煤炭資源利用,提早做好與以上三國陸路鐵路運輸的規劃。

  三是加強鐵路運輸重要節點建設。煤炭運輸網絡越發達、運輸效率越高,煤炭供應的穩定性越有保障。要根據煤炭供求變化趨勢和煤炭流向的變化,加強鐵路物流網絡節點建設,逐步改變貨運站布局零散、大中型貨運站少,專業裝卸設備設施較少的狀況,構建與規;、集約化、專業化的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鐵路運輸網絡布局,不斷增強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務等現代物流功能。

  (二)促進新型煤炭流通主體的發展

  由于國內煤炭生產地和輸出地進一步向西部地區集中,而消費地卻相對分散且距離煤炭輸出地的距離進一步延長,要保障煤炭的穩定供應,降低煤炭流通成本,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對煤炭供應鏈的整合,這就需要煤炭流通方式的創新,而關鍵是要形成與我國煤炭流通格局相適應,能夠減少流通費用、增加煤炭流通價值和實現煤炭清潔利用的新型煤炭流通主體。

  1。煤炭供求新格局和煤炭發展的新形勢客觀要求新型流通主體對煤炭供應鏈進行優化整合。

  煤炭生產地西移且更加集中,意味著只有實現規;魍āp少流通環節才可能降低流通成本。而煤炭品質的差異性、煤炭需求方的分散性和對煤炭品種、品質的專用性又要求終端煤炭產品的分撥應具有小批量的特征。煤炭供求格局的變化,使傳統的煤炭產需直接對接的方式不再具有經濟性和規模性的優勢,客觀要求具有整合整個煤炭供應鏈、既能有效對接煤炭生產、又能方便高效率地對接煤炭需求方的新型煤炭流通主體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特點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加大空氣污染治理力度,必須更加重視煤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清潔利用,減少二氧化硫和煙(粉)塵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在我國的主要煤炭產地中,低硫、低灰分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西部等地,而高硫高灰分的煤炭在山西部分煤炭產區較為集中。要有效利用國內煤炭資源并實現清潔利用,需要針對國內煤炭品質特點和供需格局特征,統籌利用國內國外資源,發揮煤炭流通在煤炭資源有效配置和清潔利用中的主導作用。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洗煤比例,在煤炭外運前通過洗煤等方式進行降硫除灰;二是在主要煤炭消費地和集散地,利用煤炭來源廣泛的優勢,通過配煤等方式進一步降硫除灰,更好地滿足終端用戶對煤炭品質的要求;三是要發展煤炭清潔物流并發揮流通環節對國內外煤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方面的作用,將分散運輸、儲備和配送體系整合為大規模、集中、專業化的煤炭物流體系,實現煤炭的“綠色”中轉、流通加工、配送和使用。

  2。煤炭生產和消費時間上的差異性客觀要求煤炭流通主體能夠發揮市場穩定器的功能。

  煤炭生產的旺季一般在春夏秋季,而煤炭需求的旺季則主要在夏冬兩季。同時,冬季還是我國傳統的運輸旺季,運力尤為緊張。由于煤炭生產和消費在時間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保障煤炭供應、降低煤炭成本,還必須解決煤炭生產和消費的時間差異對市場的影響。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用電呈現較快增長態勢,空調等家用電器的普及造成用電高峰期的用電波動性顯著加大,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用電需求、進而對煤炭需求變化的影響加大,這就要求煤炭流通主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市場穩定器的功能。

  3。煤炭來源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樣化為新型煤炭流通主體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雖然國內煤炭生產進一步向西部集中,但對長三角、珠三角等煤炭主銷區而言,煤炭來源多元化的態勢并未改變,“三西”煤炭調出量的增加和進口煤炭的持續增長實際為煤炭流通企業整合煤炭資源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而需求的多樣化客觀要求煤炭流通企業提供多樣化的增值服務。供給來源的多元化和終端需求的多樣化為新階段煤炭流通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可能。

  4。進一步降低煤炭流通成本需要新型煤炭流通主體進行流通創新。

  煤炭從礦區坑口到終端用戶需要經過短途汽運、長途鐵運、海運、內河航運等多個物流環節,其物流成本、稅金、各環節加價往往占到終端價格的60%左右。未來在煤炭運距進一步加大和煤炭供給來源日趨多元化的新形勢下,亟須新型煤炭流通主體通過加快煤炭流通創新,改變以傳統的煤炭貿易和物流為主的流通方式,逐步實現對煤炭貿易、流通加工、存儲、分撥的系統化組織,通過建立現代煤炭流通方式實現“多對一”和“一對多”(可能需做個腳注)的煤炭資源整合與配送管理,在不斷提高物流規模經營經濟效益和滿足終端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降低終端用戶的流通成本。

  (三)重點建設新型煤炭物流基地

  煤炭生產和需求空間分布的不均衡決定了保障煤炭供應的重點要放在提高煤炭調入省市的保障能力,而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問題也需要找到有效載體。煤炭市場的波動主要受供給波動和需求波動的影響,對煤炭主要消費地來說,要保障煤炭市場的穩定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過提高物流保障能力和儲備能力來對沖生產波動和需求波動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在煤炭主要消費地、多種煤炭資源匯集地建設新型煤炭物流基地,通過科學優化和整合物流資源,實現“多對一”及“一對多”的煤炭資源整合、集中運輸和配送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物流規模經營的經濟效益,采用現代化技術設施,節省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環境,還能通過物流中心的集中、適量煤炭儲備,優化煤炭資源的配置,提高對下游煤炭消費企業的供應保障能力。

  進一步完善煤炭流通體系的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煤炭供應鏈的脆弱性和煤炭運輸、使用過程中的污染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保障煤炭市場的穩定供應、健康發展和煤炭的清潔利用,需要針對煤炭市場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障礙,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

  (一)及早明確西部能源外送的方式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西部能源外輸方式有兩種選擇:輸煤或者輸電。如果確定以輸煤為主,必須要及早規劃布局煤炭外輸通道;如果確定以輸電為主,則需要及早規劃布局電網建設。即,不同的輸送方式決定了不同的輸送通道建設。輸煤或輸電是大的戰略問題,只有盡快明確西部能源外送的主要方式,才可能對煤炭的外送量做出準確判斷,并據此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

  (二)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消除煤炭流通環節的扭曲

  長期以來,鐵路運輸環節的體制扭曲、低效率以及非正規收費,是煤炭流通費用高企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鐵路專線建設本來就滯后于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長,而政府公布的正規價格往往又偏低,結果導致鐵路運力出現嚴重短缺。而在獲取鐵路運力的過程當中,大量隱性的非正規收費推高了煤炭流通成本。另一方面,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緩慢,鐵道部門自身負債率高企,建設鐵路心有余而力不足,與此同時大量的社會資金卻不得其門而入,運力供給增加面臨體制瓶頸。建議抓住鐵道部機構改革和政企分開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機制改革。針對目前鐵路部門負債較高和煤運通道建設滯后的情況,放開新建線路的市場準入,可考慮以煤炭運輸通道重大項目建設為試點,積極吸引多元主體進入,加快煤炭通道建設。同時,加快解決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流通設施無法滿足煤炭物流需要的問題。

  (三)及早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布局建設新型煤炭物流基地和流通整合平臺

  建立現代化的煤炭物流供應體系,需要具備現代化的煤炭物流基礎設施。在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和發展環境變化后,缺乏能夠對煤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清潔利用的流通基礎設施成為目前我國煤炭物流供應體系中的一個薄弱環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煤炭凈調入量最大、綜合運輸交通體系(特別是低成本的海運和水運優勢突出)最為發達、煤炭供給來源最為多元化的地區,也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市朝程度最高的地區,建立新型煤炭物流基礎設施的條件也最為成熟。建議及早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選擇同時具備海運和內河運輸條件,能夠滿足轉運、現代化倉儲和流通加工、配送所需的碼頭(岸線)布局建設新型煤炭物流基地,以此提升煤炭供應鏈的整體效率和安全性,并通過對物流中心的集中、適量儲備,增強煤炭持續穩定供應的保障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建設新型煤炭物流基地要突出兩方面的功能創新。

  一是新型煤炭物流中心的建設要突出對煤炭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提升煤炭流通價值。煤炭流通環節多、成本高是終端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源所在。目前我國的煤炭流通仍以傳統的煤炭運輸為主,流通加工、倉儲、配送、供應鏈整合與服務功能還比較缺失。要通過建設新型煤炭物流中心,創新物流模式,搭建起集煤炭商流信息服務、物流的運輸、加工配送服務以及物流金融服務為一體的新型煤炭流通平臺,創新進而優化煤炭物流資源,進一步提升煤炭資源配置效率和物流運作效率,通過提升煤炭供應鏈的穩定性增強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的能力。

  二是新型煤炭物流中心的建設要體現安全、綠色、環保的要求。煤炭易燃、易揮發和揚塵,安全隱患大、環保問題突出。長期以來,我國煤炭碼頭、倉儲中心等煤炭重要物流儲運基地的環保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特別是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一些煤炭碼頭、倉儲中心與城市定位不協調,與周邊產業發展和居民生活發生矛盾的問題日益突出。有必要借鑒荷蘭、日本等國的經驗,建設安全、綠色、環保的新型煤炭物流中心,最大程度解決煤炭倉儲、流通對環境的污染。

  (四)引導傳統煤炭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型煤炭流通主體

  目前我國雖然煤炭貿易和流通企業數量眾多,但受煤炭流通基礎設施不足等因素制約,煤炭流通仍以傳統的煤炭貿易和流通運輸為主,缺少新型煤炭流通主體,煤炭流通行業總體上還無法實現對煤炭貿易、流通加工、存儲、分撥的系統化組織,即煤炭流通企業在煤炭資源優化整合配置中的作用尚未真正體現,現代煤炭流通方式尚未真正形成。

  隨著煤炭市場向供過于求的轉變和煤炭價格的回落,依靠買入賣出賺取貿易差價、業務流程單一的傳統貿易流通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而在煤炭來源日趨多元化、煤炭清潔利用要求越來越高的新形勢下,煤炭生產企業和終端用戶對煤炭流通企業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的要求在增加。而且新型煤炭物流基地的建設和有效運營,也需要具有現代化物流理念和思維,并具有高效運作能力的市場主體來運營。建議及時引導和支持傳統煤炭貿易流通企業不斷優化和創新業務流程,向有能力提供專業化的信息服務、煤炭流通加工、分撥配送和供應鏈服務的新型煤炭流通主體轉型。

  (五)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的稅費政策,降低流通成本

  從煤炭的價格構成看,國內煤炭價格大幅波動主要發生在流通環節,坑口價格的壓縮空間比較有限。流通環節成本高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流通環節稅費較高也是流通成本偏高的重要原因。建議針對煤炭流通的特點,在流通環節稅費抵扣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降低流通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煤市持續走弱 控產減產將成為行業主流
煤企欲將動力煤價格定在520元/噸 下游電企不接受
大礦挺價壓力大 業內料國內煤價將下行
環渤海煤價開年兩周連跌 煤電合同談判仍僵持
中國仍將是全球煤炭主要需求國
煤電博弈陷入膠著 煤價呈弱勢維穩態勢
新電改要放開可以進入市場的電量和服務
電煤合同談判陷白熱化 煤企硬挺530元/噸電企難接受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