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宏觀環境  中國節能產業網 >> 宏觀環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從稅收收入數據的變化來看當前經濟形勢
來源:中國聯合鋼鐵網 時間:2014-7-31 17:24:05 用手機瀏覽

    相較于GDP數據,從稅收收入數據的變化來看宏觀經濟形勢得出的結論會更接近于真實,因為稅收收入以國庫入庫稅款為準,是真金白銀,地方政府不太好作假。

    財政部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6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6.43萬億元,同比增長8.5%。8.5%的同比增幅是個什么概念呢?乍一看還是不錯,因為它高于上半年7.4%的GDP增幅,但縱向比較一下我們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過去的十年,中國稅收收入的年平均增幅是18.8%,大部分年份增幅都超過20%,2007年的增幅更是超過30%,增速低于10%的年份只有兩個,一個是經濟危機剛剛開始的2009年,另一個是剛剛過去的2013年,增速都是9.8%。簡單來說,就是今年上半年8.5%的稅收增幅不僅低于世界經濟陷入恐慌的2009年,更是創了十幾年來的新低。應該說,這么低的增速是超出了大部分人預期的,因為去年的經濟增長和稅收收入都呈現出明顯的“前低后高”特點,但沒想到翹尾因素消失得如此之快。

    更何況,8.5%的增長好像還含有“水分”。一是增速較高的稅種大多來源于經濟存量而非經濟增量。比如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增長16.6%,契稅增長12.5%。這些稅收的增長是無關宏觀經濟好壞的,因為只要國民手中累積的財富增加,這些稅收收入每年都是會穩步增長的。二是有部分稅種的高速增長是稅務機關人為調控的結果。比如,26.6%的土地增值稅增長應該是稅務機關加大房地產項目清算力度的結果,而15%的查補稅款增長更是稅務機關在面臨收入壓力時所采取的應急舉措。

    進一步的深入分析發現,8.5%的這一數字后面所折射的宏觀經濟形勢確實不怎么樂觀。第一,反映實體經濟經營狀況的三大主體稅種增速出現全部下滑,1-6月,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速分別回落0.5、8.9、5.6個百分點。特別是國內增值稅,如果按照扣除“營改增”收入的可比口徑,同比增長僅有1.4%。第二,分月來看,稅收收入呈現增幅回落的態勢。雖然二季度的GDP增速略好于一季度,但稅收收入的二季度增速卻反而比一季度增速回落了3.2個百分點,這不太符合常理。尤其是6月份國內增值稅收入在扣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后同比下降4.5%,同比增速由正轉負,這是十幾年來都沒有的現象。這足以說明中國經濟的“三期疊加”可能還在繼續探底。

    從分行業的稅收數據中,我們更是看到了中國傳統制造業和礦產行業復蘇之路的艱難。比如,采礦業、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紡織服裝業稅收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9.5%、13.5%、3.3%和0.7%,煤炭、原油、鋼坯鋼材和有色金屬等行業的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幅度則更大,分別下降48.3%、29.6%、15.7%和7.7%。這些數據說明,始于2012年的中國新一輪“去產能、壓庫存”政策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傳統制造業和重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和投資收益率過低問題依然嚴峻。

    因此,如果不考慮存量稅源的增加而帶來的財產性稅收收入的自然增加,以及稅務機關的人為努力,上半年的稅收收入增幅應該會是更低,甚至很可能會低于GDP的增幅。在過去的十年中,大部分情況下稅收收入的增幅都是GDP增幅的兩倍甚至三倍還多,今年的稅收收入增幅為什么就會如此地向GDP增幅靠攏呢?這一方面是“營改增”、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政府主動實施“結構性減稅”的結果,但筆者以為,這其中可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上半年7.4%的GDP增速可能被高估。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從稅收數據中也看到了中國經濟轉型的希望。一是消費呈現穩步增長。1-6月進口貨物增值稅和消費稅同比增長8.6%,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25.7個百分點;在制造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汽車制造業稅收卻實現了20.2%的超高增長;反映居民消費的零售業稅收也增長了10.6%。二是互聯網、計算機、通訊等IT行業稅收快速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及相關服務、計算機和通信等電子設備制造業稅收同比分別增長35.3%、16.9%和15.6%。三是第三產業稅收增幅明顯高于第二產業。二、三產業稅收增速分別為4.2%和11.6%?梢哉f,中國的產業結構轉型成果已經開始逐步顯現。

    上述的數據分析折射了中國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但由此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到當前形勢下李克強總理一再強調“底線思維”和“微刺激”的重要性。因為經濟增長一旦失速,不僅意味著保就業、保穩定和防系統性風險失去基礎,更意味著保財政收入的任務也可能會成為泡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美經濟形勢反轉 ?中國對世界增長貢獻仍大于美國
2月份宏觀經濟指標集體下滑 分析稱仍然有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辯證的看待國民經濟頭兩個月穩中趨緩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是上限還是下限?
四理由可以支撐未來數年中國經濟平穩增長
19省份下調今年投資增長目標 投融資改革步伐加快
中國計劃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
以穩增長調結構為發展方向 大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網站合作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金融服務
項目對接
技術推廣
最新活動
郵件訂閱
中國節能產業網致力于打造節能領域最高效的技術、項目、資金一站式服務平臺。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